PET新闻
其中由硕士研究生郑雅琦完成的的动物实验研究“18F-FDG和18F-AlF-NOTA-FAPI PET/CT用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炎症和成纤维细胞激活”喜获心血管领域YIA(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奖(仅3篇基础研究入选,其中唯一的中国团队),并入选年度Highlights。
2022-06-17
在临床诊断中,影像学技术一直是最佳的辅助手段之一。但解剖结构图像(如 CT、MRI、B超等)与功能图像(如 SPECT、PET 等)两者在诊断的过程中会产生特异性变差,为弥补解剖结构图像和功能图像的各自不足,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趋势。
2022-06-1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参与了国家重大疾病(肺癌)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现科室开展图像引导放疗(IGRT)、立体定向放疗(SBRT)、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光学体表追踪引导下的精准放疗(SGRT)、PET-CT引导下的精确放疗等技术;还成功申请并开展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引导下的肺部放射治疗”新技术,牵头开展三期肺癌联合门诊和脑转移癌联合门诊。
2022-06-14
质子重离子束在人体内具有特殊的深度剂量分布 — 布拉格峰,使得质子重离子束可以近乎理想地实现肿瘤部位的“定点爆破”,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可降到最低。
2022-06-13
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低剂量的Total-body PET/CT成像过程中,针对图像质量和病灶进行分析,对于BMI<30的患者,3次迭代的OSEM算法重建符合临床要求;对于BMI≥30的患者,建议使用HYPER Iterative算法(β值为0.3-0.5)以确保图像质量。
2022-06-12
CT检查显示L3至L5水平双侧椎小关节突旁高密度肿块,伴骨质破坏。MRI显示相应部位硬膜囊受压。PET/CT图像显示L3至L5双侧椎小关节突旁肿块异常摄取FDG,SUVmax为4.2,考虑诊断可能是痛风结节;然而,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为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病,也称为假性痛风。
2022-06-12
2018年问世的全球首创Total-body PET/CT(uEXPLORER)拥有长达194cm的超长轴向视野、40倍超高系统灵敏度的提升、2.9mm超高清NEMA空间分辨率等突破性系统性能。
2022-06-11
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一种代谢成像技术,它使用放射性示踪剂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来识别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2022-06-10
因为核磁共振和核素骨扫描都发现了异常,腹股沟发现好几个肿大淋巴结,左侧股骨颈上也长了个块儿。
2022-06-10
来自乌特勒支大学引力和亚原子物理研究所(GRASP)的另一位第一作者Peter T. H. Pang补充道:“我们发现,来自粒子加速器的金离子碰撞的约束显示出跟天体物理学观测的显著一致性,尽管它们是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