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新闻
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 CMS 协作小组合作,在测量电弱混合角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加深了我们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理解。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实验的支持下,他们的工作有助于解释宇宙的基本力量,这些实验深入研究了与宇宙大爆炸后类似的条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广泛参与基础上,罗切斯特大学团队最近实现了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弱混合角的"难以置信的精确"测量。资料来源:塞缪尔-约瑟夫-赫佐格;朱利安...
2024-07-01
项目负责人张华桥研究员汇报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CMS和ALICE实验探测器升级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课题组长赵京周、班勇、殷中宝和各子任务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的组织管理和子任务实施计划。项目针对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CMS和ALICE探测器升级计划,通过承担高辐照区域多个新型粒子探测器升级项目,发展五维高粒度硅量能器、高速触发电子学、高计数率大面积GEM探测器、高精度晶体时间探测器、柔性硅像素探测器及采用硅像素探测器的高位置分辨量能器等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2023-04-20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高能物理CMS团队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CMS实验收集的13 TeV质子—质子对撞数据。
2023-03-28
韩国三星重工 (SHI) 表示已获得美国航运局 (ABS) 的原则性批准,用于紧凑型熔盐反应堆(CMSR) 动力驳船的概念设计 - 浮动式海上核电站 - 使用由三星开发的技术丹麦的西博。根据 Seaborg 的说法,在 CMSR 中,燃料被混合到熔融的氟化物盐中,氟化物盐也可以作为冷却剂,具有显着的安全优势。如果燃料盐与大气接触,它会简单地冷却并变成“坚硬的岩石,其内部含有所有放射性物质”。
2023-01-06
Seaborg 的设计适用于模块化 CMSR 动力驳船,可产生 200 兆瓦至 800 兆瓦的电力,使用寿命为 24 年。CMSR 没有使用需要持续冷却的固体燃料棒,而是将燃料混合在充当冷却剂的液态盐中,这意味着它会在紧急情况下简单地关闭并凝固。
2023-01-05
2012年ATLAS和CMS实验发现希格斯粒子,开启了粒子物理领域希格斯粒子性质测量这一新篇章。
2022-11-23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两个实验ATLAS和CMS的研究人员继续对所发现的粒子进行越来越严格的测试,使用新技术来发现隐藏在相似事件中的稀有事件(例如罕见的希格斯衰变)。
2022-11-07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使用位于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这是现有最大、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以及其紧凑µ子螺线管(CMS)实验,对非常罕见的事件进行了新观测,这可能有助于使物理学超越目前对世界的理解。
2022-10-28
在第40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ICHEP),ATLAS和CMS实验公布最新的结果表明: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两个µ子。µ子是电子的较重版本,具有相同的电荷,只是质量不同,电子也是构成宇宙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电子被归类为第一代粒子,而µ子则属于第二代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µ子的物理过程是一种罕见现象,因为5000个希格斯玻色子中只有一个衰减成µ子。
2022-08-2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团队冒亚军教授、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紧凑缪子线圈(compact muon solenoid, CMS)探测器实验所收集的13 TeV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三W玻色子共振态的寻找、开发了3夸克和4夸克特征喷注的鉴别及校准技术。此项研究开拓了新物理寻找的新航线。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