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高能物理研究所新闻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吸收谱学课题组在电催化析氧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在电解水析氧反应(OER)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配位工程选择性激活晶格氧位点,实现了OER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的显著提升,相关工作以Selective Activation of Lattice Oxygen site Through Coordination Engineering to Boost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为题于2024年6月1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 2024-06-26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加速器低温系统设计方案评审会顺利召开

2024年6月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CSNS-II)加速器低温系统设计方案评审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召开,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8名低温领域的专家组成。CSNS-II工程指挥部、加速器分总体以及直线高频系统、低温系统和超导腔系统等共20余人参会。评审会由CSNS-II总工程师齐欣和评审组组长欧阳峥嵘教授主持,加速器分总体... 2024-06-17

AI助力喷注本源鉴别——改变未来对撞机实验游戏规则的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阮曼奇团队、北京大学周辰团队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曲慧麟研究员,近日提出了一种喷注本源鉴别技术。这一技术可大幅提升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科学发现能力。该成果于2024年5月31日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Phys. Rev. Lett. 132.221802 (2024)),被审稿人评价为世界顶级的鉴别性能,改变了游戏规则,开创了未来对撞机实验上精确测量的新视野。夸克和胶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与电子或光子不同,夸... 2024-06-03

阿尔法磁谱仪升级项目团队完成首批探测器模块生产任务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阿尔法磁谱仪(AMS)升级项目团队宣布:探测器模块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首批探测器模块(飞行件)的生产和测试任务顺利完成,并已正式运往欧洲。 2024-05-21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重建重粒子衰变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川英希研究员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Daniel Whiteson教授、Pierre Baldi教授团队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徐士杰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开发了新型机器学习算法,该算法显著提升了在对撞机上测量顶夸克质量的精度,寻找希格斯和新粒子的灵敏度。相关论文Reconstruction of unstable heavy particles using deep symmetry-preserving attention networks已于2024年4月 2024-05-1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原初引力波望远镜智能数据传输与运行监控系统”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2024年5月8日下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原初引力波望远镜智能数据传输与运行监控系统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引力波探测专项办公室专项主管张月、引力波探测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张新民研究员、项目责任专家史生才院士、吴学兵教授以及项目专家组组长钱德沛院士等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以现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中国... 2024-05-13

王贻芳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4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增选的120名院士和24名外籍院士, 以表彰他们在原创研究中取得的持续、杰出的成就。其中,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是中国大陆唯一当选的外籍院士。 2024-05-02

给探测器装上国产“眼睛” | 人民日报

历经11年自主研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团队攻克光电倍增管核心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给探测器装上国产“眼睛”。 2024-04-23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一行到核理化院/公司调研指导

4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一行到核理化院/公司调研指导。天津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杨鑫传;核理化院/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鄢斌,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张志忠,院/公司副院长、副总经理韩若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璐璐参加调研。 2024-04-15

量子机器学习用于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物理分析的研究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辰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方亚泉团队合作,在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希格斯物理的模拟分析中,尝试基于国产的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支持向量机(QSVM)的ML算法,分析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光子过程,达到了与传统SVM类似的敏感度;并且,基于国产量子计算机硬件的结果与国际上同类量子计算机的结果也是可比的。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