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轴新闻

原子能院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型谱化高流强质子回旋加速器自主研发及创新应用”成果系统构成复杂、技术难度大,总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紧密围绕高流强紧凑型回旋加速器的自主研发和若干创新应用,创建径向调变磁场梯度强聚焦理论、强流束流动力学算法和软件;发明等时场和非理想谐波场垫补新方法,有效提高轴向聚焦力;解决回旋加速器“馈管-腔体”耦合振荡、动态负载变化、载束打火自动恢复等核心技术问题;自主研发新一代负氢离子源,实现中心区到引出区束流动力学匹配,以提高注入和引出效率。 2022-11-25

正负电子湮灭直接产生非矢量粒子过程首次被观测

近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发现了轴矢量粲偶素χc1(1P)的新产生方法,在历史上首次观测到正负电子湮灭直接产生非矢量粒子的过程,为强子物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已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2022-10-17

儿科放射学 PET/CT 成像的新进展

最近将 Discovery MI Gen 2 升级为六环扫描仪,并将 z 轴视野 (FOV) 扩展至 30 厘米,与传统 PET/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医学中心放射学和医学影像系临床研究、核医学和身体 CT 主任 Trout 博士表示,过去使用的 CT 系统。 2022-10-15

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正负电子湮灭到轴矢量粲偶素的直接产生

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在正负电子湮灭中观测到了轴矢量粲偶素粒子cc1的直接产生,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9 (2022) 122001]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正负电子湮灭中发现轴矢量粲偶素粒子的直接产生。 2022-09-20

武萍、徐丽:18F-FDG 和68Ga-DOTATATE PET/CT在转移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超级影像”

全身骨扫描中的超级影像是骨骼的放射性摄取较软组织显著增加,且通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放射性活度减低。超级骨影像特征可见于多种疾病,包括转移性疾病、代谢性骨病和骨髓增生性疾病[3]。转移性超级骨影像最常见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典型表现为中轴骨和长骨近端(红骨髓分布处)弥漫性、异质性放射性摄取增高。既往有少量FDG 、DOTANOC和 PSMA PET/CT 显示为超级骨影像特征的病例报道。 2022-07-31

核电站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焊缝缺陷的超声自动检测系统

检测装置共有两个端部效应器,其中端部效应器1用于缺陷的检出,端部效应器2用于缺陷的定量。端部效应器1不仅安装有超声探头,还安装有涡流探头。涡流探头用来定位待检焊缝轴向位置,进而确定扫查的初始位置,提高扫查效率。 2022-07-07

核医学技术的进步减少了辐射暴露并缩短了扫描时间

具有长轴向视野的全身 PET 扫描仪可以实现极低剂量的 PET 扫描。但是为了获得衰减图而进行的 CT 扫描可以提供大量的辐射剂量,从而抵消了这些低剂量的好处。 2022-07-01

口服维生素C减少TB PET-CT 68Ga-PSMA-11检查中唾液腺辐射剂量积累

PET在肿瘤、神经和心脏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大部分商用PET扫描仪都与CT或者MRI进行融合显像,PET探测器轴向视野通常在15-30cm。 2022-06-23

希格斯玻色子是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揭示的,现如今神秘“轴向希格斯模式”新粒子发现

当年希格斯玻色子是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揭示的,此次研究团队则专注于稀土三碲化物(RTe3),这是一种经过充分研究的量子材料,可在室温下以“桌面”实验形式进行验证。 2022-06-13

TB PET/CT2分钟快速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效能评估:与传统PET/CT比较

2018年问世的全球首创Total-body PET/CT(uEXPLORER)拥有长达194cm的超长轴向视野、40倍超高系统灵敏度的提升、2.9mm超高清NEMA空间分辨率等突破性系统性能。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