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育种新闻

航天育种助力水稻提质升级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

本次交接的航天育种种子包括水稻和旱稻两个品种。双河地区旱稻的引进,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水稻的种植不再受到人工灌水的限制,节约大量的农业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低洼地、水沙地块种植改良有所帮助。 2020-12-14

紫花苜蓿和燕麦种子搭载嫦娥五号在太空中进行空间诱变实验

2020年12月6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正择机返回地球。记者从中国农科院了解到,探测器上搭载了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紫花苜蓿和燕麦种子,这两种作物在太空中进行空间诱变实验。 2020-12-09

核技术帮助斯里兰卡的女性奶农们获得更多收入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和核技术,科学家正在使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来生产更有价值的牛犊,从而最终增加乳制品供应,并随后增加100名女农民的收入。 2020-12-03

华农水稻随“嫦娥”再上天 这次航天育种有什么不一样?

经过系列严格评审和地面试验,华农提供的水稻材料随着嫦娥五号飞向月球。人类为什么要把种子送到太空?与以往的航空育种相比,这次又有什么不一样? 2020-11-27

一颗种子经历“太空旅行”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太空育种(又叫航天育种)就是将植物种子或枝芽搭载于返回式航天器,利用太空微重加重离子、多种宇宙射线、大交变磁场和短期过载等因素,使种子基因发生突变,再到地面选育、试种,最终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2020-11-17

经航天诱变技术改良的蛹虫草,会发生什么变化?

自人类进入太空离开地球以来,航天技术就是各个国家着重发展的重要项目。航天诱变又称空间诱变,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的诱变技术。 2020-11-06

“大南瓜”真不是航天育种把它搞大的!

“我是科学家”第24期演讲现场,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航天生物总工程师赵辉带来演讲:《航天育种不是大南瓜》。 2020-11-02

茄子像南瓜、豆角几尺长,航天育种绝不是你想的那样!

从遨游太空到地面培育从品种筛选到品质验证整个过程耗时4~6年只为获得“最不一般”的太空种子 2020-10-30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束诱变育种”项目落户河南平安种业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束诱变育种”项目落户河南平安种业,标志着双方联合开展的重离子束辐射育种研究正式拉开了帷幕。 2020-10-29

太空归来!陇南油橄榄种子首次实现太空搭载试验

10月25日,陇南市武都区举行交接仪式,迎接由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搭载而归的油橄榄种子。这是陇南油橄榄种子首次实现太空搭载试验,旨在从“太空种子”中选取更优质的油橄榄种子进行种植,以此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及质量。 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