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新闻
Bicycle基于其专有的双环肽(Bicycle)技术开创了一种新的差异化治疗方法,Orano Med正在开发创新的放射性配体疗法,其引入了铅-212。这两家公司今天宣布了一种Bicycle®放射性偶联物(BRC )Pb-BCY20603的临床前研究结果,它以高亲和力与肿瘤抗原MT1-MMP结合,并携带铅-212的螯合物,这是一种有效的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同位素。
2023-05-15
最近几个月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研究设施一直在繁忙运营。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聚集在那里,组装一个新粒子探测器的大型原型机进行中微子研究。中微子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类型之一。
2023-05-11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通过加强临床数据库建设及对已完成治疗患者的跟踪随访,近期总结出重点病种粒子放疗的5年生存率。经与国内外权威肿瘤学期刊上发布的临床数据作比较分析,医院采用重离子质子治疗的临床重点病种及临床研究病种,无论是临床疗效还是毒副反应控制方面,均已比肩或超过日本、德国等国际同类机构先进水平。
2023-05-08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2023-05-08
太阳爆发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日冕物质抛射,即太阳大气中缓慢积累的磁能在短时间内被剧烈地释放出来,将局部大气加热到上千万开尔文,并产生大量高能粒子,同时上亿吨日冕物质携带着磁场被抛射到行星际空间。
2023-05-08
美国“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DUNE)是一项旨在探索中微子性质的实验。科学家们寄希望于解开这些粒子的秘密,揭示物理学中一些最大的谜团。例如为什么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以及中子星和黑洞是如何在恒星爆炸后形成的。
2023-05-04
科研计划处副处长徐鹤、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帅磊、青促会高能所小组组长刘彦韬、实验物理中心钱森(院青促会理事会理事)、多学科研究中心陈俊、梅雷(院青促会化材分会委员)、杨福桂(院青促会北京分会委员)、粒子天体物理中心李正伟(高能所小组副组长)、计算中心孙智慧(院青促会信管分会委员)以及线上线下20余位青促会会员参与座谈。
2023-04-28
张闯作“从显微镜到望远镜-国家大科学装置巡礼”主题报告,“工欲善其大事,必先利其重器”,他从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与分子、地球和天文五个层次主要分享了高能物理和核物理领域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从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到各种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和引力波探测大装置等等。
2023-04-25
2023年4月24日,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分会宣布,因“发现短基线反应堆电子反中微子消失,首次测定中微子混合角θ13,为探测轻子的电荷-宇称破缺铺平了道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的大亚湾合作组和韩国RENO合作组荣获2023年度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奖(High Energy and Particle Physics Prize of the 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
2023-04-25
2023年4月10日,上海市核学会受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委托,组织专家在上海召开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同步加速器的质子放疗系统研发”相关课题(课题1、课题2和课题8)的技术指标测试会,其中课题1和课题2由上海应物所承担,课题8由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承担。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