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粒子新闻

一个假想粒子的“寻宝游戏”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轴子太阳望远镜”则另辟蹊径,利用X射线望远镜探测太阳产生的轴子。太阳中的核反应过程会产生中微子、高能光子等多种粒子,也可能产生轴子,而且产生的轴子动能极高,其转换产生的光子能量在X射线波段,可用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 2023-12-12

突破!我国正式具备铜64批量化市场供应能力

64Cu是一种重要的医用加速器同位素,既可以发射β+射线用于PET显像诊断,也可以发射β-粒子及俄歇电子用于核素靶向治疗,具有诊疗一体化的潜质,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主要应用于核医学科的PET诊断。2021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指出64Cu为应用前景广阔的同位素,但国内64Cu核素供应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64Cu标记药物的研发与转化进程。 2023-12-09

紧凑型加速器产生百亿电子伏能量

粒子加速器在半导体应用、医学成像与治疗以及材料、能源和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传统加速器需要很大的运行空间,非常昂贵,只有少数国家实验室和大学才有。据最新一期《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杂志报道,包括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内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长度不到20米的紧凑型粒子加速器,名为先进激光尾流场加速器,它可产生能量为100亿电子伏的电子束。 2023-12-01

凤麟核核电池实验样机成功研制,实现电能稳定输出

在核电池研发领域,凤麟核将粒子输运理论应用于核电池的设计,突破了粒子能量高效转化和换能器件结构微型化等难题,攻克了高密度同位素源薄膜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同位素源和换能器件紧凑型高功效封装集成,成功研制出核电池实验样机并实现发电运行,有望成为特种微型电池领域变革性技术。 2023-11-30

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卫星投入使用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 2023-11-29

日媒:科学家发现,理论上1克超高能宇宙射线粒子就可摧毁地球

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亚原子粒子。报道称,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来自一个由日本、美国、俄罗斯等8国专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2008年,他们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架设起507组观测装置,先后观测到30多种高能宇宙射线。 2023-11-28

上海瑞金医院质子治疗系统正式开启临床治疗

11月24日,由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下文简称“瑞金医院”)联合研发的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SAPT-PS-01)正式开启临床治疗。 2023-11-28

对撞机中微子的黎明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丰富的粒子之一,但是它们极少与物质相互作用。科学家们使用高强度的中微子源和大的探测器,已经观测到来自太阳、宇宙射线在大气中的相互作用、地球内部、超新星和其他天体的中微子,也观测到了来自人造中微子源(如核反应堆和使用固定靶的粒子加速器)的中微子。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成功探测到了对撞束中产生的中微子。 2023-11-15

质子单粒子效应截面预测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原子能院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对经典的电子器件质子单粒子效应(SEE)截面预测模型——突发产生率(BGR)模型进行了证明与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有助于深入开展质子单粒子效应机制研究,并为建立更为可靠的器件空间抗辐射性能评估方法提供助力;同时,经修正的模型也适用于中子单粒子效应,为开展日益受到关注的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2023-11-14

Oncoinvent宣布美国FDA批准Radspherin®用于卵巢癌患者的IND申请

Oncoinvent AS是一家临床阶段公司,致力于推进α粒子放射疗法用于多种实体肿瘤。该公司近日宣布,其试验性新药(IND)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即Radspherin®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的Ⅱ期研究。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