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粒子新闻

国际空间站上的AMS探测器发现了比预期更多的由申核构成的宇宙射线

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左中)(图像:美国航天局)宇宙射线再次使科学家感到困惑。政府统计处收集的最新数据分析 阿尔法磁谱仪 在国际空间站上显示出惊人的盈余 宇宙射线 氢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这个发现,在 纸 在物理评论信中公布,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意外事件 结果 空间探测器自2011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已探测到2380亿多种粒子的宇宙射线。宇宙射线粒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和第二类。初级宇宙射线是在超新星爆炸等宇宙来源中形... 2024-08-14

爱丽丝做双切

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铅原子核之间的碰撞,爱丽丝协作公司测量了一种类似于著名的双击实验的干涉模式。在摄影制作中 0 在两个铅原子核碰撞中,所显示的两种情况之间的干扰产生一种类似于双剪干涉仪的干涉模式。(图片:欧洲核研究组织)在著名的双切实验中,当一束光束击中两个窄缝时,会出现一种由暗带和亮带组成的干涉模式。电子和质子等粒子也出现了同样的效果,这表明了量子力学中传播粒子的波性质。典型的情况是,这种类型的实验产生纳... 2024-08-13

核聚变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探索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2023年5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的科学家Osman El Atwaniq牵头成功开发出一款纳米晶高熵合金,并在类似于聚变反应堆原型的模拟极端环境中表现良好。为了化解钨材料在熔融条件下降解和变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团队最终选择了铪元素(Hf)作为合金混合物,并在LANL、UKAEA、波兰华沙大学等多个机构进行的模拟,结果显示该种合金在高温和极端辐照环境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辐照性和稳定性。该论文已在2023... 2024-08-05

碱反质子快速冷却突破

该实验开发了一种新的装置,用于更有效地冷却反质子,并大大提高其基本性质测量的精度。基地物理学家芭芭拉拉塔克斯站在实验的冷冻器前面。这个圆柱体保持在4KLVIN(-269℃),它容纳了冷却和测量反质子和一个非常强的磁铁的陷阱系统。(图片:欧洲核研究组织)为了研究反物质粒子,实验必须把它们冷却到可能的最低温度。 基础实验 在这方面刚刚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体检信 ,这项合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装置,它可以把冷... 2024-08-03

大型强子对撞机3台数据的阿特拉斯探测未知领域

阿特拉斯探测器记录的一次碰撞事件的能量为13.5TEV,其中有两个候选的置换电子,每一个都用一个轨道(蓝线)表示,指向阿特拉斯热量计(绿色)中的能量储存。这幅图显示了探测器的轴向图,显示了从相互作用点(红色圆周)被几个mm移动的电子轨迹。(图:阿特拉斯/欧洲核研究中心) (图:阿特拉斯/欧洲核研究中心)尽管它在描述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标准模型 粒子物理被认为是不完整的。因此,全球和空间的实验正在... 2024-07-27

美资助嬗变技术研发

【美国能源部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网站2024年7月16日报道】美国能源部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2024日7月16日宣布启动NEWTON计划,将在该计划下投资4000万美元用于开发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嬗变技术。该计划有三个关键目标:一是开发可用于引发嬗变反应的粒子束相关技术,包括粒子束的产生和加速技术;二是开展嬗变靶模拟、设计和制造研究,包括将嬗变材料制造成靶件、分离嬗变产物等;三是开展嬗变设施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并建立和维护嬗... 2024-07-23

通过3D托卡马克模型一窥核聚变的真实面貌

图片来源:2024 EPFL/实验博物馆学实验室(EM+)借助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开发的最新3D可视化技术,我们现在能够直观地看到核聚变在托卡马克(一种类似甜甜圈形状的容器)中是如何进行的。在核聚变的3D可视化中,EPFL的实验室将来自托卡马克模拟和等离子体测试的数TB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像,展现了粒子如何在环形腔体内移动。托卡马克的内部是EPFL可变配置托卡马克(TCV)的精确复制品,其渲染基于该设备内部的扫描数据。为了生成一张图像,系统必须... 2024-07-22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瑞士文化基金会宣布入选“Connect India”

 印度艺术家 Shailesh BR 和瑞士艺术家 Lou Masduraud 是 Connect India 双重驻留项目的两位入选艺术家(图片:CERN)  Connect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艺术项目和瑞士文化基金会于 2021 年推出的一项艺术驻留计划,旨在通过让艺术家接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其他国际科学组织的基础科学和前沿研究,为促进艺术和科学实验提供平台。  两位获奖者Lou Masduraud和Shailesh BR由文化专家委员会选出,他们将受邀前往班加罗尔国际理论科学中心(ICT... 2024-07-19

LHCb 研究物理学中最令人费解的粒子之一的性质

  χ c1 (3872) 是一种有趣的粒子。20 多年前,日本 KEK 的BELLE 合作组在 B+ 介子衰变中首次发现了它。此后,LHCb 合作组于 2010 年报告了它,并测量了它的一些特性。但问题在于——物理学家们仍然不知道它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在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中,有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介子(由一对夸克-反夸克组成)和奇异粒子(由非常规数量的夸克组成)。要找出 χ c1 (3872) 的成分,物理学家必须测量其性质,例如其质量或量子数。理... 2024-07-17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70

1983 年,CERN 宣布发现了人们长期寻找的W和Z粒子,这标志着该实验室的发现到达了字母表的末尾。这一声明意义重大,以至于次年,发现该粒子的两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84 年,卡洛·鲁比亚(Carlo Rubbia )和西蒙·范德梅尔(Simon van der Meer)获得了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的奖项。前者是将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 (SPS)改造成质子-反质子对撞机的发起人,后者是UA1 实验的发言人;后者发明了对对撞机运行至关重要的随机冷却技术。要理解这一发...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