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物理新闻
世界上证明聚变能源可行性的旗舰项目ITER宣布,将其关键实验推迟四年,将其推迟到2039年,增加耗资超过50亿美元。由全球各国政府赞助的ITER实验现在看起来不太可能成为同类设施中第一个实现净收益这一里程碑的设施,净收益是指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直接投入的能量。但物理学家表示,该项目对于为未来的聚变工业奠定基础仍然至关重要。 德国加兴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Rachael McDermott说:项目延期听起来很...
2024-07-17
美国能源部 (DOE)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PPPL) 的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将两种旧方法结合起来,为管理聚变等离子体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2024-04-18
在日本的金继艺术中,艺术家将碗的碎片与黄金重新融合在一起,使最终产品比原来的更加美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PPPL) 的雷切尔·克雷曼 (Rachel Kremen) 写道,这个想法启发了一种管理等离子体(超热物质状态)作为电源的新方法。
2024-03-15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研发一个可用于实时预测聚变堆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能够预测被称为“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2024-02-27
近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天文与物理系荣休教授、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荣誉主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陈骝教授受邀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西物院”)进行访问交流。
2023-11-29
近日,从中国物理学会(CPS)秋季学术会议上传来喜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杨宗谕博士荣获2023年蔡诗东等离子体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此表彰他在托卡马克破裂预测算法方面做出的优秀工作。杨宗谕是本届磁约束聚变领域唯一的获奖人员。这是继2019年后,西物院再获此殊荣。
2023-08-20
无碰撞激波是空间物理、天文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中一种常见而又基本的物理现象。激波与重联和湍动一起,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实现磁结构跨尺度演化、等离子体能量转化耗散、高能粒子加速加热的三大机制。
2023-08-16
据了解,岸本泰明的研究领域涵盖磁约束聚变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的相关理论与数值模拟,曾先后担任日本原子能研究机构(JAEA)那珂聚变研究所等离子体理论研究部门主任、京都大学先进能源研究所所长等职位,连续四届担任聚变能大会计划委员会委员,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2023-07-12
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以及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了“处于等离子体环境中7Li(D, n)(氘离子与锂-7离子发生聚变反应产生中子)天体物理S因子的首次实验测量”研究,为未来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测量核反应参数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激光核物理相关研究在核物理基础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和数据支撑,促进了学科间的发展和交叉融合。
2023-07-04
6月16日,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桥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西物院”)访问。双方就核聚变研究规划及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工作等内容开展了座谈交流。院党委书记张必祥主持会议。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理事长刘永,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秘书长段旭如参加会议。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