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等离子体物理新闻

IPP的最新实验证实了“RMP通过形成磁岛抑制ELM”的假设

研究团队合影,从左到右分别是Verena Mitterauer、Matthias Willensdorfer 博士、Matthias Hoelzl 博士、Wolfgang Suttrop 博士近日,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研究团队在ASDEX Upgrade托卡马克装置上进行共振磁扰动(RMP)抑制边界局域模不稳定性(ELM)的实验过程中,用高时空分辨的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在等离子体边界台基的顶部区域,首次清晰地观测到小磁岛的形成,为磁岛导致ELM抑制的理论提供了关键的实验证据。该项研究成 2024-11-14

NSTX-U装置重启取得重要进展,核心磁体第一象限构建完成

11月5日,Interesting Engineering刊文《US completes first key magnet for apple-shaped nuclear fusion reactor》,介绍了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已完成国家球形环面实验升级版(NSTX-U)核心磁体第一象限的复杂构建过程,实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PPPL正在组装两个高电流磁体,以创建环向场-欧姆加热线圈(TF-OH)束。这些磁体构成了NSTX-U的核心,这类似于苹果的核心。它们的设计目标是产生比其他大型球 2024-11-06

泰雷兹回旋加速器创下等离子体加热新纪录

近日,泰雷兹公司的TH1507U回旋加速器在Wendelstein 7-X仿星器项目中取得了重要里程碑。该回旋加速器是为Wendelstein 7-X仿星器专门开发的,由泰雷兹公司与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完成。在360秒内,它以140千兆赫的频率实现了1.3兆瓦的射频总输出,创下了等离子体加热的新纪录。回旋管是一种高功率线性束真空管,通过强磁场中电子的回旋共振产生毫米波电磁波。在Wendelstein 7-X项目中,泰雷兹公司的回旋加速器为等离子体提供加热... 2024-10-30

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原子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室科研人员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于10月22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电子的电荷与自旋自由度之间的耦合在理解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等离子体物理学、高能X射线激光器开发、热核聚变和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实验结果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对以上系统及其... 2024-10-29

General Atomics发布聚变发电厂开发工具

2024年10月8日,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GA)发布了聚变合成引擎(FUSE),这是一款最先进的开源软件,旨在帮助建造聚变发电厂,朝着实现这一目标迈出了一大步。该软件由General Atomics创建,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在Apache 2.0许可下访问,从而保证其免费使用、修改和商业化。FUSE使用流行的编程语言Julia编写,将开发聚变能力所需的关键元素(例如等离子体物理学、工程和成本分析)整合到一个易于使用的系统中。GA开发人员解释说,其他研究人员可以轻... 2024-10-15

PPPL:AI模型彻底改变了聚变研究的等离子体加热预测

  10月9日,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发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New AI models of plasma heating lead to important corrections in computer code used for fusion research》。该研究开发了开创性的人工智能(AI)模型,这些模型正在重塑我们对聚变实验中等离子体加热的理解。这些新模型不仅将预测速度提高了1000万倍,而且在传统数字代码失败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准确的结果。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将在10 2024-10-11

美国完善锂蒸气容器,突破核聚变反应堆热障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控制聚变反应堆内部产生的强烈热能。他们提出了一种创新概念,即锂蒸汽容器(类似洞穴)和多孔等离子体壁,这些设计旨在保护托卡马克装置(一种呈环形甜甜圈形状的聚变容器)不受等离子体产生的极端高温的侵害。PPPL在利用液态金属,尤其是液态锂,来增强聚变性能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我们完善如何在托卡马克内部最佳部署这种材料的想法,PPPL托卡马克实验科学的负责人... 2024-08-26

美国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提议建造一个“灵活”的仿星器设施

2024年7月26日,在《物理世界》(PHYSICSworld)发布的新闻稿中,一群美国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议:建造一个灵活的仿星器设施。这个提议不仅标志着聚变能源研究的一次重大飞跃,而且也代表了对现有磁约束聚变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以下为报道内容:德国的Wendelstein 7-X装置于2015年开始运行,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和实验成果(图片由MPI for Plasma Physics/Jan Michael Hosan提供)来自美国顶尖等离子体研究机构的... 2024-08-08

美国科学家利用液态锂突破性技术冷却核聚变反应堆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液态锂来冷却聚变反应堆。根据一份7月23日发布在《 Interesting Engineering》的新闻稿称,液态金属不仅帮助维持聚变反应堆的温度,还保护反应堆组件免受中子轰击。聚变反应堆通过模拟太阳核聚变的条件,使氢原子聚变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与核裂变相比,这种方法更受欢迎,因为它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然而,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在实现这些反应的净能量输出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成果。核聚变的另一个挑战... 2024-07-26

中国核聚变发展蓝图:2050年实现商用发电,助力‘双碳’目标

  依据中新网7月18日消息(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根据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的最新发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发展路线规划显示,预计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使聚变能源惠及千家万户。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在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是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强调,核聚变能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一旦成功,将... 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