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体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19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在蓉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刘叶告诉记者。
2023-02-25
借助“张衡一号”(CSES)较为完备的场和粒子测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张衡一号”高精度磁强计研究小组,通过综合分析电磁场、等离子体观测数据,确认电离层等离子体泡内存在静电离子回旋波。
2023-02-23
近期,由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韩国光州科学技术研究所(GIST)和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KBSI)组成的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激光脉冲的高功率太赫兹发射的新模型。
2023-02-21
Holtec International 已经为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PPPL) 的国家球形环面实验升级 (NSTX-U) 完成了中心堆垛机壳 (CSC) 的制造和交付,NSTX-U 是基于核聚变的商业核电的先驱。
2023-02-16
评估会上,专家听取了中广核等离子体气化熔融技术的整体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评审文件,实地考察了无锡等离子体气化熔融示范项目,并就技术成熟度、示范项目运行情况、应用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尤其是应用于中低放废物处置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研讨。
2023-02-14
一个极向场线圈——俄罗斯为多国聚变项目生产的最大部件——已经完成了运往法国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ITER) 施工现场的旅程。
2023-02-14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百太瓦超快超强激光装置,激光脉冲的时域对比度和波前校正技术参数两项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激光核物理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强激光是研究高温高密等离子体环境下核反应机制的唯一途径,极端环境下的核反应研究对于理解核爆对核参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对于核爆超快过程诊断、核材料探测、核废料处理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2023-02-14
据了解,之前可以使用传统的“溶液提纯法”来分析蟹壳中的锶同位素,耗时长、成本高。近期,黄方教授团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蔺洁副研究员合作创新,开发出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方案,将检测时间从原来的4天以上缩短为1天,检测成本降至五分之一以下,使“大闸蟹原产地检测”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2023-02-13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 GI Budker 核物理研究所 (INP SB RAS) 成功地将其 SMOLA 聚变设施中的等离子体密度提高了 1.5 倍。它还使血浆流出速度减慢了 10 倍。受控热核聚变领域的研究正在使用基于各种磁约束系统的实验设施进行。它们都有相同的目标——达到热核聚变所需的温度、密度和等离子体约束时间。
2023-02-09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磁体电源团队在黄连生研究员带领下,基于脉冲功率内生供应设计理念,采用全控型脉冲功率调制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磁体电源(额定电流±15kA),并首次应用于托卡马克装置,完成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极向场电源升级改造。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