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新闻
近年来,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因其高成像分辨率的显著优势而迅速发展。7 T MRI已经获得临床批准,21.1 T MRI也已成功用于啮齿动物研究。然而,关于20 T以上强磁的生理安全性的研究仍然很少,而30 T以上的相关研究仍然是空白。
2022-08-01
这项研究由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领导,利用了一种被称为定量磁共振成像(qMRI)的成像技术。这种对传统MRI的改进,能够通过在不同的激发能量下捕获若干MRI图像,更深入地挖掘组织的化学结构和组成。
2022-07-21
2022 年 7 月 14 日 — Elekta Unity的用户,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高场磁共振直线加速器 MR-Linac,利用开创性的治疗平台继续在临床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Elekta MR-Linac 联盟的代表将在 7 月 10 日至 14 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 ( AAPM ) 第 64 届年会暨展览会上展示 36 份关于 MR 引导放射治疗 (MRgRT) 的。
2022-07-15
TLX250-CDx已获得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1的“突破性指定”,正在开发为一种显像剂,用于表征之前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中被识别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或非ccRCC的不确定肾脏肿块。
2022-07-13
核医学的“核”指的是“核素”,也就是这些放射性药物,核素进入人体内后可以精准的靶向病灶。因此,虽然都有“核”,但核医学科既不是做核酸,也不是做核磁共振,更不是制造核武器的科室。
2022-07-12
无损检测包括X射线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太赫兹光谱技术等。
2022-07-08
影像科医技护专业技术人员35人,拥有美国GE 1.5T超导核磁共振、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西门子双源螺旋CT、16排螺旋CT、DR、DSA等先进医疗设备,目前开展了多项影像学检查项目。
2022-06-29
“其实,我们平时做一次X线或者CT的剂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通过相应防护,对我们的身体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李康举例说,核磁共振虽然带“核”字,但是它的核是“原子核”的核,不是“核辐射”的核。“所有物体都是有原子核的,包括我们人体,因此核磁共振是没有辐射的。”李康说。
2022-06-28
通过核磁共振和CT融合确定目标神经核团——“靶点”,手术中通过电生理监测及术中唤醒麻醉技术测试确认,术中减浅麻醉,患者可根据医生指令做出“握手”动作,主刀医生将刺激电极精准放置“靶点”。
2022-06-27
近日,我所固体核磁共振及催化化学创新特区研究组(05T5组)包信和院士、侯广进研究员团队利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技术,在金属氧化物分子筛(OXZEO)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合成气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