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新闻
艺术家对在测量含锕系元素样品的共振非弹性 X 射线散射过程中出现的信号 (r) 的印象。 (图片:S. Lehchanska/自然)2 月 11 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研究锕系元素。该方法为理解这些重放射性元素的电子结构和键合特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望支持更好的放射治疗方法的开发,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锕系化合物在环境和核废料处理过程中的行为。锕系元素包括...
2025-02-12
天体粒子物理学主任兼DESY措伊滕站点负责人Christian Stegmann和粒子物理学主任Beate Heinemann介绍了DESY当前和计划中的研究项目,重点关注了DESY汉堡和措伊滕站点正在开发的先锋技术。这些技术有望对解决重大社会挑战产生积极影响,并推动经济发展
2025-02-12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牛一斐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发展了一种角动量分辨的非弹性散射理论,该理论自洽地考虑了电子的内禀自旋和轨道角动量自由度,提出基于电子探针调控原子核巨多极共振的新方案,为传统核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2-11
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获得了美国国家核安全局放射安全办公室的资助,旨在探索如何更广泛地利用电子束加速器进行医疗设备消毒。这一项目旨在开发更高效、清洁和安全的消毒技术,以替代传统上可能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方法
2025-02-11
电子束(e-beam)处理技术,作为医疗设备和实验室器具灭菌及材料改性领域的革命性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正逐步改变多个行业的发展格局。近日,我们梳理了电子束处理技术在五大行业中取得的重大进展
2025-02-10
STERIS公司宣布,其位于英国南马斯顿的实验室已顺利完成搬迁,新址位于英国斯温顿。此次搬迁是STERIS长期致力于支持医疗器械和药品制造承诺的重要一步,旨在满足该地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数量及复杂性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5-02-10
西伯利亚环光子源(SKIF)集体使用中心(CCU)宣布,其直线加速器已成功达到设计参数。加速器中的电子束能量已达到200MeV,并已通过传输通道顺利进入增强型同步加速器,成功注册到增强型荧光传感器上。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SKIF项目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25-02-10
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公布了已退役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燃料碎片的无损分析结果。这一分析工作旨在为未来全面清除燃料碎片的具体讨论提供科学依据
2025-02-07
DESY(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和汉堡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就针对操作加速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惊讶地发现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LLM)能够帮助他们运行这些复杂的科学机器。这一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
2025-02-06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托木斯克)强电流电子研究所高能密度研究小组取得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两级混合气体衬管,该衬管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硬核部分辐射产生的效率,频谱增加了一倍半以上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