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裂变新闻

宇宙中核裂变现象首次揭示

元素周期表中铁以上的元素,被认为是在两颗中子星合并等灾难性爆炸或在罕见的超新星中产生的。最新研究表明,在重元素的产生过程中,宇宙中可能会有裂变发生。通过梳理古老恒星中的各种元素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裂变的潜在特征,并表明自然界可能会产生超出元素周期表中最重元素的超重原子核。 2023-12-12

伊朗利用核废料生产铯137

伊朗原子能组织推出了一种国产放射性核素,可应用于各个领域。放射性同位素铯137是通过核裂变产生的,也可以从核废料中提取。 2023-08-28

凤麟核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揭牌成立

依托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建设的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可有力支持聚变能、先进核裂变能等先进核能系统研发与核技术应用研究,开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航空航天、工业安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实验。作为中子技术产业应用的实验平台,可在中子治疗、中子检测、中子制药、新能源、同位素生产、辐照加工等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23-06-16

NRC 开始制定聚变监管框架

核聚变系统 - 被 NRC 描述为包含核聚变反应以及相关放射性材料和支撑结构、系统和组件的装置 - 将利用氢原子结合形成氦时释放的能量发电,而不是分裂,或铀原子的裂变。这意味着此类系统不属于 NRC 作为核反应堆进行监管的要求,因为它们不涉及特殊核材料(钚、铀 233 或浓缩铀)并且不能产生定义核裂变的自持中子链反应NRC 规定下的反应堆。 2023-04-19

原子能机构启动其新的职业发展计划以促进女性在核领域的职业:原子能机构莉斯迈特纳计划

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在 LMP 启动仪式上宣布了帮助“弥合核领域性别差距和增加担任领导职位的女性人数”的重要性。世界需要核技术来帮助解决许多最紧迫的问题,从气候变化到能源和粮食安全。它不能放弃女性的贡献。” 2023-03-09

核物理|研究人员合作用虚拟现实可视化辐射

反中微子是微小的无害粒子,不带电荷,大小为亚原子,核电站大量排放。它们是在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由于体积小且不带电荷,它们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反应堆的结构。检测反中微子很困难,因为干扰带电粒子无处不在。他们穿越银河系,甚至来自我们的太阳。在传感器中,带电粒子会产生干扰,作为额外的“噪音”,在解释结果时混淆画面。 2023-01-05

核裂变——未尽的探索

1939年2月,Meitner与Frisch首次揭示了铀原子核像液滴一样发生了分裂[1],并用fission这个词来描述核裂变。更重要的是,他们基于玻尔的液滴模型估算出一次核裂变会释放约200 MeV的能量。 2022-11-25

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历史与教训——纪念原子核裂变现象发现60周年

原子核裂变现象,作为本世纪的一项伟大发现,其科学意义以及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早已得到充分评说。 2022-11-11

用1克月壤找到同位素氦-3提取的“秘密”

氦-3作为氦(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个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在能源、科学研究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比如,作为一种可控核聚变的燃料,氦-3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开采所需能量的250倍,是铀-235核裂变反应(约为20)的12.5倍。 2022-07-11

锕系核的低能裂变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核裂变研究在基础核物理和核能应用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由于核裂变过程涉及复杂关联的量子多体体系的大振幅集体运动,至今仍然是核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需不断加深对裂变现象的认识与理解。 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