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素新闻

基于成像的辐射剂量测量新方法

Abhinav Jha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McKelvey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师,他实验室的学生和合作者开发了一种测量α粒子发射放射性药物疗法分布的方法。α粒子是一种辐射形式,对高度局部化的细胞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在各种测试中,他们发现拟议的低计数定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LC-QSPECT)方法提供了对放射性核素摄取的可靠测量。 2022-08-17

上海核医学核素治疗学组 | 甲状腺相关眼病

本期讨论,首先由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卢改霞医师分享了《Graves眼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综合治疗一例》。该病例为罕见病例,病史复杂,患者接受过甲亢的内科药物治疗,GO的激素冲击疗法、免疫治疗、眼部放射治疗、云克突眼治疗,以及甲状腺癌的手术、131I治疗、重组TSH的应用等。 2022-08-16

RCM:一种利用激光剥蚀显微样品的新的不加稀释剂的K-Ar定年法

由于安全问题全世界都在推崇无核化,导致40Ar/39Ar定年法难以使用反应堆释放的中子照射样品。除此之外,在照射时37Ar和39Ar可能发生反弹,从而影响粒度较细矿物的测试(小于50um),比如月球岩石、玻璃基质和矿床中的矿物(比如伊利石和海绿石等)等,并且在中子照射期间会产生干扰核素。 2022-08-15

揭示了用于个性化癌症治疗的新放射性标记方法

“这种新方法允许包括用于 SPECT 或 PET 扫描的放射性核素,这是两种非常常用的核成像技术,”登科娃说。“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可以从胶束化疗中受益。” 2022-08-15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PET/CT投入使用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英文简称,CT是“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果显像)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影像设备,由一个工作站控制,具有PET和CT的功能。PET-CT是“筛查肿瘤的神器”,被业界喻为探测肿瘤的“雷达”、发现肿瘤的神探。我院现为飞利浦vereosPET-CT,目前属于西南地区首台数字PET-CT,具有比以往机型分辨率更高、检查时间更短、注射核素更小剂量的优势。 2022-08-14

湘潭地区核素治疗的新征程——恶性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治疗

碘125粒子是一种内含放射性同位素碘125的短棒状金属颗粒,通过微创技术埋入肿瘤组织内,通过其所释放的射线对肿瘤进行“内放疗“。 2022-08-12

钟南山院士出席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核医学科正式开区仪式

我院核医学科经过了40余年成长与蜕变,从同位素室发展成为集分子功能成像、放射性核素治疗、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制,医教研为一体的肿瘤影像中心,离不开各级领导、医院领导的支持以及老院长叶广春、老主任陈萍两任学科带头人的不懈坚持以及全体核医学人的努力。 2022-08-12

北京师范大学张俊波教授团队新型肿瘤SPECT显像剂转化项目获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资助

放射性药物分会是中国核学会的下设二级分会,由放射性药物领域从事应用放射性核素生产/运输、核素探针研制、核医学设备研发、分子影像学及转化医学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非盈利社会组织。 2022-08-10

放射性核素钇90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中的应用

近几年,Y90树脂微球SIRT作为NELM的挽救性疗法的几项大型回顾性及登记研究结果已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36-54%,疾病控制率(DCR)为69-9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5.9-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8.5-39个月,放射性肝病(REILD)的发生率为0-1.8%。 2022-08-05

中核高通与成都科创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裴玉生表示,核技术应用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十年来,中核高通深耕核技术应用领域,专注放射源、核素、放射性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在放射性同位素产品、核技术服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