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新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侯广进团队利用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在尖晶石相ZnAl2O4催化合成气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02-21
新院区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设有1000张普通床位、20张标准ICU病床,共有32个病区、10间层流手术室(1间复合手术室);拥有CT、核磁、DSA、超声、呼吸机、呼吸及消化内镜等一套完备的高端诊疗设备;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近800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名,另有100余名专职科研人员及230余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2023-01-05
高端磁共振装备是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利器。湖北省科技厅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高端磁共振装备研发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在新一代高端磁共振装备方面取得重大原创突破,推出了国内首台超高场9.4T动物磁共振成像装备,获批了全球首个人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核心装置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2023-01-04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张长昆研究员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离位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揭示了电池实际工况中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分子的稳定化机理。
2022-12-0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燕课题组、陈润生院士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天宇、姜健壮合作,开展了癌症的动态可转换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以及铁死亡治疗、光热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协同治疗研究。
2022-12-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DNL2102组)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团队,与固体核磁共振及前沿应用研究组(510组)侯广进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分子筛催化乙烯酮制汽油反应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10-20
该技术被其发明者称为“神经元活动的直接成像”(DIANA),它利用现有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拍摄一系列快速发射的局部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结合起来,生成一幅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大脑的哪些部分在什么时候活跃。
2022-10-17
这些孩子在整个青春期都被跟踪,并在 9 岁和 16 岁时接受了 MRI 扫描——这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检查揭示了两组之间大脑结构的一些差异。
2022-10-13
新加坡中央医院指出,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大脑需要长达一个小时,但放射性治疗部门在采纳了人工智能科技后,可节省大约一半的时间,能为更多病患做扫描。目前研究人员计划采用人工智能科技来分析身体其他部位的扫描。
2022-10-08
在医疗设备方面,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配备了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滑轨CT、DSA、CT、复合手术床、自动发药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学装备总资产达到6.5亿元,设备总体配置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很多科室的专科设备的配置也都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