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物理新闻

杨建成研究员讲述“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发展前沿和重大应用(新质生产力)”

2024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论坛(第五十讲)在物理学院思源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成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发展前沿和重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物理学院副院长颜学庆教授主持。近百年来,依托不断升级换代的离子加速器,致力于理解核物质起源、结构、演化的核物理研究持续深化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研究中产生的新技术和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医疗、农... 2024-12-19

朱世琳课题组在P波分子型共振态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探索强相互作用物质结构是当前高能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前沿。2003年来,BaBar、Belle、BESIII、LHCb等实验组相继报道了一系列奇特强子态,这些态超越了由正反夸克组成的介子或三夸克构成的重子的传统图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朱世琳团队和兰州大学刘翔团队合作,利用介子交换模型对强子分子态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011年预言的隐粲五夸克态被2015年、2017年LHCb实验证实,2012年预言的双粲DD*分子态被2021年LHCb实验证实,该实... 2024-12-17

中国的新核素合成

本文选自《物理》2024年第12期摘要 合成新核素和新元素、认知核素图和元素周期表、探索原子核存在极限是核物理的前沿研究领域。新核素的合成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原子核物理学中原子核结构、原子核衰变以及核子间基本相互作用的奥秘,而且有... 2024-12-16

​南半球冰川发现钚同位素异常

冰川表面钚同位素沉积图PAN 核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为南半球冰川上钚同位素的积累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对冰川上沉积的冰尘样本的分析不仅揭示了南北半球之间的浓度差异,还表明了前所未有的同位素异常,这可能与火星 96 号航天器坠落等事故有关。冰川不仅为山地景观增添了雄伟的魅力,而且在淡水供应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从海平面上升到水资源减少,而水资源对于水力发电站的能源... 2024-12-14

叶沿林、杨晓菲与合作者在《自然综述·物理》发表不稳定原子核研究领域综述论文

近日,应《自然综述·物理》(Nature Reviews Physics)杂志邀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教授和杨晓菲教授联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科学研究中心Hiroyoshi Sakurai教授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胡柏山博士后研究员,共同发表了题为奇特原子核物理(Physics of exotic nuclei)的综述文章。论文截图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量子多体复杂系统,通过基于核子-核子强作用的整体平均场与局部少体关... 2024-12-09

​科学家刚刚测量了一个濒临存在状态的原子

艺术家描绘的铝-22 原子核(如果处于晕状态)。该原子核包含 13 个质子(红色)和 9 个中子(蓝色)。晕核的特点是一个或多个核子与致密核相距很远。在稀有同位素束设施中,研究人员精确测量了铝-22 的质量,揭示了质子滴线和核力的微妙平衡。他们的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子核在其稳定极限下的行为,并通过观察质子晕等现象对核理论进行了关键的检验。01核物理学的开创性发现稀有同位素束设施 (FRIB) 的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对铝-22 质量的... 2024-12-05

美国稀有同位素束设施研究人员揭示“质子滴线”和核力的微妙平衡

艺术家描绘的铝-22 原子核(如果处于晕状态)。该原子核包含 13 个质子(红色)和 9 个中子(蓝色)。晕核的特点是一个或多个核子与致密核相距很远。图片来源:FRIB在先进的稀有同位素束设施中,研究人员精确测量了铝-22 的质量,揭示了质子滴线和核力的微妙平衡。他们的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子核在其稳定极限下的行为,并通过观察质子晕等现象对核理论进行了关键的检验。核物理学的开创性发现稀有同位素束设施 (FRIB) 的研究人员已经实现... 2024-12-02

原子核团簇物理小型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24年11月28日,原子核团簇物理小型研讨会 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成功举办。近日,北海道大学的K.Kato教授、关东学院大学的T.Yamada教授以及Y.Funaki教授访问复旦大学上海核物理理论研究中心。为了加强原子核团簇物理的研究与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上海核物理理论中心 与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举办此次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同济大学的任中洲教授、南京大学的许昌教授等国内专家学者。会议主题聚焦于原子核团簇理论研究, 并涵... 2024-11-3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自然综述·物理》发表不稳定原子核研究领域综述论文

近日,应《自然综述·物理》(Nature Reviews Physics)杂志邀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教授和杨晓菲教授联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科学研究中心Hiroyoshi Sakurai教授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胡柏山博士后研究员,共同发表了题为奇特原子核物理(Physics of exotic nuclei)的综述文章。论文截图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量子多体复杂系统,通过基于核子-核子强作用的整体平均场与局部少体关... 2024-11-29

利用高能立体望远镜,科学家探测到最高能宇宙射线电子

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在内的团队,利用高能立体望远镜系统(H.E.S.S.)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在地球上探测到了迄今为止能量最高的宇宙射线电子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