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新闻
作为岩石年龄测定和热历史分析的重要方法,“裂变径迹定年法”利用核物理中的“裂变”产生的“核径迹”定年,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被引入地质、地球化学领域以来,相关研究备受关注。
2021-03-29
最近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加速器质谱计(AMS)为三星堆考古年代区间的建立提供了高精度14C年代数据,这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之后重离子物理研究所AMS对我国考古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贡献。
2021-03-26
“我们将使已知同位素的数量增加一倍,”美国国家超导回旋加速器实验室(NSCL)的实验核物理学家Artemis Spyrou说。“这很疯狂。目前,我们知道3000多种同位素。我们将其加倍。”
2021-02-19
来自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形状合适的X射线光相干地控制了核激发。在欧洲同步加速器ESRF上进行的实验中,他们获得了几毫秒的时间控制稳定性。
2021-02-19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所核天体物理创新团队依托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Beijing Radioactive Ion-beam Facility),首次发现20Na原子核存在奇异β-γ-α衰变新模式。
2021-02-11
在核物理学中,所谓的幻数就是这样的核质子和 或中子数,与核图上的相邻同位素相比,其核更稳定。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实验和理论核物理研究人员参加了国际研究小组,该小组研究了钾同位素的核电荷半径。
2021-02-07
据核物理学家推测,质子和中子可以完全填满质子壳层的超重元素会特别稳定,该现象将产生一些原子序数远大于铀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制造一个“稳定岛”(island of stability)。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超重元素鈇(114 号元素)就被预测存在这种特性。
2021-01-29
2021年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将继续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在核物理与原子物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空间科学等领域遴选重点课题。
2021-01-15
12月16日,“高能论坛”邀请到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对能源发展的思考,并介绍了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的设计思想、核心关键技术与建设进展。
2020-12-23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的不断增加,与高能物理核物理相关的科学数据服务业务越来越多。为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11月10日,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揭牌,正式成立大湾区分中心,为大湾区的大科学装置及科学研究提供直接的服务。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