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新闻
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正积极推进一项重要研发工作,该项目由俄罗斯核能中心全俄核物理研究所(VNIIEF)委托,聚焦于钍-229光谱系统的开发。据项目负责人、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计量物理与技术问题系主任彼得·鲍里修克介绍,此系统将依托钍-229同位素,构建一个核钟实验室模型。我们正研发一种基于氪和氙低温晶体的系统,利用这些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惰性气体,在低温下凝结并结晶,进而制造出用于钍-229核光谱分析的激光...
2025-11-12
11月1日至5日,第十一届全国中子散射会议暨国家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单位的300多位专家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承办。会议聚焦国家中子源设施的进展与前沿交叉领域,并围绕中子衍射、大尺度散射、中子非弹性散射、中子成...
2025-11-08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利用VITA加速器中子源开展实验,成功填补了核反应截面数据库中的多个空白。该实验通过高精度测量质子和氘核与锂和硼碰撞时产生特定粒子的概率,获得了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材料科学应用及开发无中子聚变反应堆具有重要意义。VITA加速器中子源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自主研发,基于串联加速器技术,采用真空绝缘和锂靶设计。该装置能够产生能量...
2025-11-07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团队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影响因子21.1)上发表重要实验成果——《BRIF(北京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首个后加速放射性核束实验:21,22Na在双幻核40Ca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南巍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郭冰研究员和林承键研究员。该实验由原子能院核物理团队、回旋加速器团队、在线同位素分离(ISOL)团队、串列加速器团队等合作完成。此次实验在北京稀...
2025-11-06
10月27日至30日,第十四届科学技术会议核仪器:研发、生产和运行中的当前问题——电离辐射计量学在俄罗斯天狼星联邦园区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仪器专业研究所(JSC SNIIP)主办,该所是俄罗斯核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NRNU MEPhI)的长期合作伙伴。会议由俄罗斯国家核物理研究所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卡尔采夫主持开幕。会上,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计量服务机构和核能安全政策委员会的负责人分别作了重要报告。他们强调了技术监管和标准化...
2025-11-06
近日,在中国核安全与环境文化促进会的指导下,美丽中国 志愿有我——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志愿行动主题科普宣传活动走进民勤六中与民勤南关小学。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核力前行科普社团,联合兰州大学青年志愿者,为两校学生带来了一场兼具深度与趣味的核电知识盛宴。活动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7名研究生志愿者化身科学向导,分别围绕核物理基础、同步辐射应用、辐射原理、核电技术、3D打印创新、辐照技术价值及...
2025-11-05
10月31日,第24届国际回旋加速器及其应用大会(CYC2025)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落下帷幕,以前沿视野与深度交流为核心,呈现了全球回旋加速器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蓝图。本次大会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办,以回旋加速器与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包括英国RAL实验室、意大利INFN核物理国家实验室、美国超导回旋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加拿大TRIUMF国家实验室、瑞士PSI实验室、日本RIKE...
2025-11-04
10月21日至24日,第九届惰性元素中的光探测国际会议(LIDINE 2025: Light Detection In Noble Elements)在香港召开。LIDINE系列会议旨在推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研究人员间的深入交流,聚焦基于惰性元素的探测器技术及其在前沿科学中的应用。本次会议共设置综述报告、口头报告及海报报告等约70个,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科研人员参加,部分学者通过线上方式参会。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惰性元素探测器技...
2025-11-04
一项名为自旋物理探测器(SPD)的国际研究项目即将在俄罗斯的NICA对撞机上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高精度实验,深入探索质子和中子自旋的来源,有望彻底改变基本粒子理论,并增进人类对宇宙结构的理解。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技术研究所基本粒子物理系副教授叶夫根尼·索尔达托夫表示:SPD实验的科学目标是解开质子和中子自旋为1/2的形成之谜。这一谜团已困扰科学界数十年,实验将主要测量胶子对核子自旋的贡献,这对于理解自旋效应及其在...
2025-11-03
近日,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马余刚院士团队参与的国际低温晶体量热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CUORE:Cryogenic Underground Observatory for Rare Events)取得重要进展,给出了130Te核素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半衰期迄今最严格限制T0v1/2>3.5×1025年 (90%置信度), 成果发表于Science杂志。CUORE实验位于意大利中部格兰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LNGS),实验室隶属于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实验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