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新闻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 GI Budker 核物理研究所 (INP SB RAS) 成功地将其 SMOLA 聚变设施中的等离子体密度提高了 1.5 倍。它还使血浆流出速度减慢了 10 倍。受控热核聚变领域的研究正在使用基于各种磁约束系统的实验设施进行。它们都有相同的目标——达到热核聚变所需的温度、密度和等离子体约束时间。
2023-02-09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晓菲研究员等应邀撰写的长篇综述文章“研究奇特原子核的激光核谱学”(Laser spectroscopy for the study of exotic nuclei )发表在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综述期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
2023-02-01
联邦对量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资助计划并没有放缓,能源部拨款 910 万美元资助 13 个将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与核物理相结合的项目。
2023-01-31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核物理团队与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激光核物理实验中的中子探测器标定研究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为有效提升激光驱动中子源标定精度、建立中子探测器标定标准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01-17
“当你想到进行核反应时,你可能不会认为人头是最好的地方——但你错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物理学家伊恩斯温森说。他正在帮助制定原子能机构关于中子生产加速器应用的指南,包括在医学领域。他说,特别是在一种癌症治疗中使用这项技术,硼中子俘获疗法 (BNCT) 非常有前途:“在某些脑癌、头颈癌中,向硼原子发射中子可以挽救生命。”
2023-01-11
几十年来,理论物理学家建立了许多理论来描述希格斯玻色子(与希格斯场有关的粒子)“看”起来会是怎样的。2012年的夏天,物理学家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时刻,他们在隐藏于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数据中,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迹象。
2023-01-10
反中微子是微小的无害粒子,不带电荷,大小为亚原子,核电站大量排放。它们是在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由于体积小且不带电荷,它们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反应堆的结构。检测反中微子很困难,因为干扰带电粒子无处不在。他们穿越银河系,甚至来自我们的太阳。在传感器中,带电粒子会产生干扰,作为额外的“噪音”,在解释结果时混淆画面。
2023-01-05
本视频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同位素技术与应用研究室主任杨宇川,在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核电产业博览会(深圳核博会),核技术产业论坛上发表题为《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的发展思考》的演说录像。
2023-01-04
在核物理学中,高性能计算是我们解开宇宙中核物质起源的关键工具。质子是由称为夸克的较小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由一种强力胶结合在一起,表现为胶子粒子。尚不清楚的是,质子的性质是如何由夸克和胶子产生的。
2023-01-03
在随后召开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内部束流评审和讨论会上,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听取了串列加速器2022年度运行情况,2023年度束流机时申请情况、供束计划和预分配方案汇报后,经过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实验室束流时间分配方案,计划串列加速器供束3150小时,回旋加速器供束500小时。
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