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新闻
正电子发射核素(如18F)标记的示踪剂注入人体后,核素所发射出的正电子与体内的电子发生湮灭,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方向相反的γ光子。在PET系统中,探测器探测到这种成对的γ光子后,可以经重建算法推算得出正电子的湮灭位置,从而得到示踪剂在人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这就是PET的成像原理。
2022-12-14
为探索反原子核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论文作者团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LICE合作组对氦-3(氦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的反粒子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粒子对撞产生反氦-3原子核,再让这些反原子核与ALICE探测器中的物质相互作用,让它们消失。
2022-12-13
辐射光子仍在自由电子上反弹时不透明的热等离子体与透明宇宙之间的边界。它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MB),目前已知的技术和物理学似乎无法穿透。即便如此,宇宙学家继续花费大量时间探索其温度波动图,以期梳理出有关早期宇宙的新数据。
2022-12-06
这一精确的实验结果为约束理论计算中宇称破缺振幅的贡献提了供重要的实验信息。这一成果主要由中国科技大学周小蓉特任教授带领博士生李贺,与高能所李海波研究员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Andrzej Kupsc教授等BESⅢ合作组成员共同完成。BESⅢ高精度的实验数据得益于探测器的设计和离线软件科研人员的大量精细刻度工作,同时也感谢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团队在疫情期间的维护和运行。
2022-11-29
20世纪70年代末,郑志鹏被选送到德国在丁肇中指导下进行MARK-J探测器的建造,参加了著名的胶子发现工作(该成果获欧洲物理特别獎);1982年起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 上的北京谱仪(BES)飞行时间计数器的制造;1986年开始负责BES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主持了在北京谱仪上进行τ轻子质量测量的工作, 澄清了轻子普适性是否存在的重大问题,该成果被誉为50年来重要的高能物理实验之一。
2022-11-28
随着临床前研究向着活体成像、高分辨成像、多模成像等应用发展,传统的显微CT技术已无法满足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需求。近年来,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能谱CT已成为当前CT新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高分辨X射线能谱CT成像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2022-11-24
IAC委员们一致肯定CEPC团队过去一年中在全球疫情等困难中做出大量出色工作,包括CEPC加速器技术设计报告准备和关键技术预研、物理白皮书准备、探测器技术预研、国际合作、工业企业联盟合作和项目立项推动等。IAC根据国际粒子物理最新发展趋势和CEPC团队进展现状,对项目发展方向和相关技术研发方向给予了指导建议。
2022-11-24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是全球灵敏度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望远镜,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占地面积1.36平方千米。LHAASO运行一年即发现最高能伽马光子,达1.4拍(拍=千万亿)电子伏;发现一批亚拍电子伏以上银河系伽马源,其加速能力突破传统认知,开启了 “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为系统开展高能宇宙线物理、极端条件下高能天体辐射及新物理研究揭开新篇章。
2022-11-22
量子叠加不仅是亚原子粒子的特性,也是宇宙中最大质量物体的特性。这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四位理论物理学家得出的结论,他们计算了距离黑洞一定距离的粒子探测器的假设响应。
2022-11-18
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研制的小动物活体能谱显微CT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随着临床前研究向着活体成像、高分辨成像、多模成像等应用发展,传统的显微CT技术已无法满足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需求。近年来,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能谱CT已成为当前CT新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高分辨X射线能谱CT成像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