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新闻
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近日取得新进展,世界最大的球形主探测器目前安装过半,明年该装置将全部建成,开始对宇宙中最古老的基本粒子——中微子进行前沿基础研究。
2023-05-31
核子结构的研究和相关的加速器探测器技术是高能核物理界竞争非常激烈的研究领域,属于国际科学研究主流方向的前沿性研究。缪子离子对撞机作为新一代研究核子结构的超级显微镜,将揭示核子内部的胶子结构和性质,促进我们对色玻璃凝聚现象的理解,最终解开宇宙可见物质质量起源之谜。依托我国大科学装置及时建造缪子离子对撞机,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历史机会,将有望推动我国的缪子物理和核子结构研究快速迈进世界前列。
2023-05-25
法国里昂大学的Matthieu Dietz博士领导的一个小组使用基于碲化镉锌(CZT)的探测器的相机模拟了儿童缩短的锝-99m (Tc-99m) dimercaptosuccinic acid (DMSA) SPECT采集时间。他们发现,与标准平面成像相比,减少曝光时间对质量和再现性的影响很小。
2023-05-23
园区参观活动中,高能所向公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内容,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博展馆、超导实验室、核技术考古实验室、计算中心、高能所著者图书展示、科普模型及展板(理论物理、半导体探测器、粒子天体物理)、互动小实验、招生招聘咨询等。活动引导公众近距离参观高端科研仪器设备,了解各实验室重要研究成果,体验科研人员工作场所,感受科研工作的魅力。
2023-05-19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II(BEPCII)上的BESIII实验自2009年开始正式采集数据,得益于BEPCII加速器的高质量运行,BESIII探测器的优秀设计、高水平建造和长期积累的高质量数据,BESIII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是类粲偶素奇特强子态的发现,其中四夸克粒子Zc(3900)和Zc(4020)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国际关注,在美国“Physics”杂志公布的2013年物理学领域十一项重要成果中位列榜首,被《Nature》杂志誉为“打开宇宙物质新结构的”四重奏。
2023-05-16
最近几个月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研究设施一直在繁忙运营。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聚集在那里,组装一个新粒子探测器的大型原型机进行中微子研究。中微子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类型之一。
2023-05-11
李和风现场考察了中微子实验站探测器的建设一线,并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的职工健身活动场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全民健身活动站”牌匾。
2023-05-06
美国“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DUNE)是一项旨在探索中微子性质的实验。科学家们寄希望于解开这些粒子的秘密,揭示物理学中一些最大的谜团。例如为什么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以及中子星和黑洞是如何在恒星爆炸后形成的。
2023-05-04
2023年4月23日上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 重点专项 “正电子断层成像探测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
2023-04-27
使用X射线对铸件进行缺陷探测的流程为:将铸件放于可旋转平台上,X射线源发出X射线并透过铸件,视觉探测器(如CCD相机)感知探测X射线的能量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后保存于工控机内,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铸造企业采用人工目视的方法识别X射线图像。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