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影像技术新闻

陈艳:《“核”枪实弹——CLDN18.2靶向分子探针》

在靶向治疗领域,目前国内关于CLDN18.2的靶向药物研发以单抗、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为主,但抗体存在耐药性的问题,ADC药物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我国关于CLDN18.2 CAR-T细胞免疫疗法也如火如荼进行中。凭借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开发CLDN18.2靶向分子探针,该探针的研发将有助于靶向CLDN18.2融入肿瘤精准药物治疗的精准检测、精准用药,从而提高靶向药物疗效和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2022-09-20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团队报道18F-FDG PET可作为监控肿瘤对FGFR靶向治疗响应的影像标志物

该项研究成功地运用分子影像技术,对FGFR靶向治疗肿瘤的响应进行了功能层面的在体、定量、动态的可视化评估。首次发现了18F-FDG PET与FGFR靶向治疗耐药的关联,并建立了18F-FDG PET影像标志物特征与FGFR/mTOR/HK2分子调控机制的相关性。 2022-09-09

热烈祝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成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雪梅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于2022年8月13日在线成功举行核医学分会换届会议,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王雪梅教授全票当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41名来自全国各地核医学专业的精英骨干当选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2022-08-15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PET/CT投入使用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英文简称,CT是“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果显像)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影像设备,由一个工作站控制,具有PET和CT的功能。PET-CT是“筛查肿瘤的神器”,被业界喻为探测肿瘤的“雷达”、发现肿瘤的神探。我院现为飞利浦vereosPET-CT,目前属于西南地区首台数字PET-CT,具有比以往机型分辨率更高、检查时间更短、注射核素更小剂量的优势。 2022-08-14

王雪梅教授当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根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章程》规定,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于2022年8月13日选举产生。 2022-08-14

汉中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新技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最早是由瑞典的脑外科医师Lars Leksell创建,首先应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CT,MRI和PET-CT在肿瘤诊断,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精准放疗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普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由颅内逐渐延伸到颅外肿瘤的治疗。 2022-08-02

《中和抗体分子影像:追踪病毒新技术》

一直以来,PET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可视化的优点,被认为是核医学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该技术在肿瘤、心脑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2-07-28

就在刚刚!江苏企业斩获首届WIPO“全球奖”最终大奖

“PET是核医学领域一种比较先进的影像技术。但是传统PET发展40年来始终未能突破‘模数混合’的技术路线,长期存在‘测不准、使用难、应用窄’三大短板,使得PET的巨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王侃说,瑞派宁首席科学家、创始人谢庆国教授提出了一种叫MVT(多电压阈值采样)的方法,解决了该领域的超高速、超多通道、超宽量程闪烁脉冲精确采样的世界性难题。 2022-07-20

广西核医学新技术交流会在南宁举行

本次会议聚焦分子影像技术最新进展,从设备发展、技术创新、临床应用、科研前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共话核医学领域热点问题和发展前景。 2022-07-13

这位年轻女博导给靶向药装上“成像雷达”,让它去“观察”病体

在此基础上,孙晓莲充分利用纳米材料自身光、声、磁和放射等影像特性,开发出了可视化纳米药物。通过将造影剂与靶向配体药物连接,给药物装上了“成像雷达”,利用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造影、核磁共振成像在内的医学影像技术对靶向药物进行示踪,不仅可以看到活体内药物的分布、密度和功能,还可以安全、无创、真实地反映生物体内发生的生理病理过程。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