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新闻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2020年第40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公布首次对光子碰撞产生W玻色子对的观测结果,W玻色子是携带四种基本力之一弱力的基本粒子。这一结果为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即作为高能光子对撞机直接探测电弱相互作用。
2022-12-30
LIGHT直线质子加速器基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开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技术,以直线加速而不是传统的螺旋加速发射质子,降低了屏蔽要求,递送束流的速度更快,放射能量更聚焦,可以使质子治疗更具可及性和经济实惠。
2022-12-28
此前测量结果显示,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μ子)的频率不同,这违背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为发现新物理学提供了佐证,但一项最新研究推翻了这一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合作组宣布,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其质量更大的“表兄”缪子的频率是一致的,据此发现新物理学的希望宣告破灭。
2022-12-26
阿特拉斯将其分为20类,目标是特定的希格斯玻色子产生模式。到目前为止,这些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测是一致,使用了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第二次运行中收集的全部数据集。
2022-12-25
ILC是长约20公里的直线型加速器,目的是让电子和正电子发生碰撞,使其达到高能状态并产生基本粒子。大型加速器中,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比较著名,2012年成功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
2022-12-20
为探索反原子核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论文作者团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LICE合作组对氦-3(氦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的反粒子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粒子对撞产生反氦-3原子核,再让这些反原子核与ALICE探测器中的物质相互作用,让它们消失。
2022-12-13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开展的测试中,铅原子核被加速并发生了核子—核子碰撞,对撞能量创下5.36太电子伏特纪录,为2023年以后开展的铅—铅对撞奠定了基础。
2022-11-25
为了找寻这样的路标,物理学家们会在地下深处的金矿中,等待暗物质粒子与某种特殊的晶体发生碰撞;他们也可能小心谨慎地使用世界上的那些最好的原子钟,通过经年累月地计时,试图发现它们所显示的时间是否略有不同;再或者,他们会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等粒子加速器的环形轨道内,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撞击粒子……
2022-11-20
CERN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2022-11-10
量子色动力学是探索由胶子介导的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夸克是带电荷的基本粒子,是复合粒子(如强子和质子)的组成部分。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