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线新闻
太空育种(又叫航天育种)就是将植物种子或枝芽搭载于返回式航天器,利用太空微重加重离子、多种宇宙射线、大交变磁场和短期过载等因素,使种子基因发生突变,再到地面选育、试种,最终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2020-11-17
电子装备系统是星链、火星探测器、玉兔、嫦娥等航天器的重要支撑,而宇航级芯片则是航天航空电子装备的心脏。江湖中流传这样一个传说,Xilinx的一款宇航级FPGA芯片,其单价约500万元,为史上最贵芯片。
2020-11-11
由于宇宙射线和地球上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影响,“危”风凛凛的“核辐射”在我们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在,工作,生活和学习无形中都要接触辐射源,比如来自地外的宇宙射线、家装材料中的放射性成分、去医院做X光和CT检查等。
2020-10-09
麻省理工学院的AnttiVepsäläinen和William Oliver及其同事现在研究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宇宙射线等来源的环境辐射,据怀疑会破坏超导材料的某些库珀电子对而引发退相干。
2020-09-25
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小组表明,环境中自然资源的辐射会限制超导量子位(即量子位)的性能。这项发现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对量子计算机的建设和运营产生了影响。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先进的计算形式,已在全球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
2020-09-03
据外媒报道,量子计算机正在以令人兴奋的速度前进,但不幸的是,这一进程可能很快就会停滞。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能会干扰这些量子计算机中信息的完整性,现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研究小组展示了这些计算机是多么的脆弱以及该如何保护它们。
2020-09-01
如果太阳活动一直处于低谷期,虽然我们的环境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我们的磁场却会遭遇致命的折磨,磁场可能会变弱,或者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总之太阳活动的低谷期是一把双刃剑,发生哪种情况,都会给地球带来一定的影响。
2020-08-27
长期以来,如何保护宇航员免受致命的宇宙射线攻击,一直是人类太空探索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现在,科学家似乎找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案:利用生长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一种真菌,打造太空防护罩。
2020-08-03
一般来说,辐射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我们接触到的天然辐射包括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及存在于食物、空气及居住环境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等。
2020-07-30
作为一种高能射线,宇宙射线缪子(μ子)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屏蔽层,探测出内部隐藏的物品,这也使得缪子检测技术逐渐发展成为核反恐、核材料走私检查的新方法。
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