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闻

【中国科学报】凝胶绿色推进技术助力卫星成功升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绿色动力系统飞行项目联合团队研究员王晓东、陈文武等自主研制的凝胶HAN推进技术,成功执行了SATech-01卫星升轨任务,实现了凝胶绿色推进技术的在轨工作。SATech-01卫星成功升轨。大连化物所供图此次在轨验证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与大连化物所共同开展。验证工作中,发动机累计完成5次点火,总工作时间900秒,升轨7.5公里,卫星姿态及轨道控制平稳,各项遥测数据正常。凝胶HA... 2024-09-23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风车型”三通道LED诱导荧光探测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耿旭辉、关亚风团队研制出一种小型风车型三通道LED诱导荧光探测器(LED-IF),并将其应用于多种真菌毒素的高灵敏检测。该工作拓宽了深紫外LED荧光探测器的研制思路和应用方向,也为紫外/深紫外波段荧光分析检测提供了新路线。相关成果发表于《分析化学》。在前期工作中,团队通过引入半导体制冷技术,精确控制了大功率LED的结温,降低了噪声并缩短了开机预热时间,解决了大功率LED-IF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难... 2024-06-22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加速器低温系统设计方案评审会顺利召开

2024年6月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CSNS-II)加速器低温系统设计方案评审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召开,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8名低温领域的专家组成。CSNS-II工程指挥部、加速器分总体以及直线高频系统、低温系统和超导腔系统等共20余人参会。评审会由CSNS-II总工程师齐欣和评审组组长欧阳峥嵘教授主持,加速器分总体... 2024-06-17

高温高压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开发成功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研究催化剂、反应中间物种结构,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侯广进团队开发了高温高压原位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并用于甲醇重整催化反应路径研究。 2023-06-19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揭示双活性位点协同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侯广进团队利用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在尖晶石相ZnAl2O4催化合成气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02-2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现单原子催化剂中不同单原子物种的定量统计

2011年张涛等首次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以来,单原子催化剂(SACs)由于其特殊的活性、选择性以及原子利用率最大化等特点,逐渐成为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单原子催化剂载体的复杂性导致了单原子配位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单原子物种的多样性。 2023-01-3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基于活性分子稳定化机制开发出千瓦级有机液流电池电堆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张长昆研究员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离位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揭示了电池实际工况中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分子的稳定化机理。 2022-12-0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特种气相色谱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之一的空间站气相色谱仪已于2021年5月正式服役于我国首艘载人空间站,是航天员环控生保系统中微量气体检测装置的核心关键部组件,保障了载人空间站飞行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成果之二的两台快速氙气分析仪已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正式服役,完成多次核素探测任务,为保证我国核安全、履行联合国核试监控责任,及时监测周边国家核试验,提供了高可靠、高性能设备。 2022-11-0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利用单细胞分泌分析技术解析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

管已有研究利用质谱、PCR、单细胞/单核核酸测序(sc-RNAseq/snRNA-seq)等技术,在群体细胞水平或在单细胞水平上致力于解析神经—免疫细胞间的互作关系,然而神经—免疫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如何通过多种分泌因子信号介导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2022-11-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高效余晖材料并揭示其发光动力学机制

余辉材料具有存储可见光子、紫外线及X射线等多种辐射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显示、生物成像、防伪技术和数据存储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全无机荧光粉,例如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基余辉材料晶格能较高,通常需要通过高温处理(>1000°C)生产,这给生产制备带来了相当大的能耗和安全风险。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