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原子核新闻

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学家成功创建锑原子“薛定谔猫态”

近日,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物理学家团队在量子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首次成功创建并操纵了单个大型核自旋的量子叠加态,这一状态与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中的叠加态相似,对于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误差校正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2025-02-14

我国学者在相对论电子激发核巨共振研究中取得进展

该成果以“原子核巨共振的角动量分辨非弹性电子散射(Angular Momentum Resolved Inelastic Electron Scattering for Nuclear Giant Resonances)”为题,于2025年2月4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 2025-02-13

原子核的利用(下)

如何利用重离子治疗肿瘤呢?重离子/质子在人体中的射程由其初始能量和它在人体中穿行路径上的组织结构所决定 2025-02-11

我国学者在电子激发原子核巨共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牛一斐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发展了一种角动量分辨的非弹性散射理论,该理论自洽地考虑了电子的内禀自旋和轨道角动量自由度,提出基于电子探针调控原子核巨多极共振的新方案,为传统核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2-11

原子核的利用(上)

研究原子核的目的,首先在于了解原子核的性质,扩展人们的认知范围,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原子核,以及在研究原子核过程中积累的与原子核相关的技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大众的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2025-02-11

大阪大学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教授小杉伸宏荣获第8届日本同步辐射科学奖

2025年1月10日,第38届日本同步辐射研究学会年会和同步辐射科学联合研讨会在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原日本物质结构科学研究所(IMSS)所长、现大阪大学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教授小杉伸宏荣获第8届日本同步辐射研究协会同步辐射科学奖 2025-02-09

加拿大核实验室携手两家医疗生物技术公司推进放射性药物研发

加拿大核实验室(CNL)宣布,其加拿大核研究计划-健康(CNRI-H)计划与两家加拿大领先的医疗生物技术公司——Repare Therapeutics和Defence Therapeutics合作开展个人研究项目,旨在加速加拿大靶向放射性药物的开发 2025-01-21

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获新突破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2025-01-17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PHENIX实验发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微小液滴的全新直接证据

对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PHENIX实验数据的最新分析揭示了重要发现:即使是非常小的原子核与大原子核的碰撞,也可能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微小斑点 2025-01-17

研究人员探索超重核素稳定岛极限 发现寿命最短超重核

2025年1月15日,来自GSI/FAIR、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GU)和美因茨亥姆霍兹研究所(HIM)的一组研究人员,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测量超重卢瑟福鎓252核,成功地更详细地探索了超重核素内所谓稳定岛的极限,并确定了已知寿命最短的超重核。该成果被杂志突出显示为编辑建议。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通过强大的力量保持凝聚力。然而,由于质子带正电,相互排斥,因此质子过多的原子核存在分裂的风险。质子和中子...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