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原子核新闻

太空原子钟能揭开暗物质面纱?

其中一类重要实验使用的是原子或原子核,因为它们对暗物质信号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感度。部分原因在于,当暗物质粒子质量非常小时,会引起自然常数的振荡。这些振荡,比如出现在电子质量或电磁力相互作用的强度中,会以可预测的方式改变原子和原子核的跃迁能量。 2023-02-16

追问原子核存在的极限

中子滴线(the neutron drip-line)给出了原子核存在的边界极限,即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在质子数一定时最多能包含的中子数。 2023-02-10

科学家模拟出末态粒子关联的三维结构

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科学家将金原子核或铅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并对撞,高能喷注在碰撞中产生的微观亚原子液滴中传播并损失能量,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超声速的“音源”,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可以激发出马赫波。 2023-02-08

杨晓菲课题组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发表关于激光核谱学研究奇特原子核的长篇综述文章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晓菲研究员等应邀撰写的长篇综述文章“研究奇特原子核的激光核谱学”(Laser spectroscopy for the study of exotic nuclei )发表在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综述期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 2023-02-01

宇宙射线|澳大利亚惊现地球最古老“太空访客” 远超太阳距今75亿年

宇宙以某种方式提供了一个时钟,宇宙射线不断在太空中穿行,当这些高能粒子(如质子和α粒子)与尘埃中的原子核碰撞时,核损伤会留下同位素特征。在星系中尘埃漂浮的时间越长,积累的核变化就越多。 2023-01-29

《流浪地球2》这些细节能实现吗?核技术来解读!

然而实现重核聚变绝非易事,重核聚变是采用硅等元素作为聚变原料,这样的聚变首先要克服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越重的原子核所带电荷越多,越难以产生聚变。“我们当前广泛研究的可控核聚变均采用轻核聚变。”王腾说,其聚变原料氘和氚是自然中最轻元素——氢的两个同位素,相较重核聚变而言更容易实现。 2023-01-28

散裂中子源要建多少谱仪?

中子谱仪利用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来进行物质微观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如果把散裂中子源比做超级显微镜,每台中子谱仪都是一个“显微镜”。中子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中子源产生的中子当做一束“光”,入射到科学家用户要研究的“黑盒子”样品上进行观测,中子将与样品内部原子核发生作用,中子探测器类似人的“眼睛”收集与样品作用后各方向出射的中子,最终通过散射中子方向、速度和自旋等的数据分析,获得样品内部原子和分子在哪里,以及如何运动等信息。 2023-01-19

中国散裂中子源用户实验成果在《Nature》发表

碳材料(富勒烯C60、石墨烯等)具有独特的电子云结构,X射线难以成功表征此类型材料的真实原子结构,中子直接与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的全散射信息可为此种材料的结构表征提供最真实有效的实验数据。本研究中,多物理谱仪高的实空间分辨率为新型碳材料的结构确认提供了真实可靠的重要支撑。 2023-01-13

粒子物理|一种新的量子纠缠

近日,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特别的实验,首次观测到了不同粒子之间的量子纠缠。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它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加以使用,能够以惊人的精度观察原子核内部的形状和细节。 2023-01-10

LHC团队确定“穿越万里”反原子核 有望作为间接探测工具搜寻暗物质

为探索反原子核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所属ALICE合作组,日前分析了氦-3(氦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的反粒子。研究人员利用LHC的粒子对撞产生反氦-3原子核,再让这些反原子核与ALICE探测器中的物质相互作用,让它们消失。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