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新闻
本次国际研讨会汇集来自欧美亚多国的专家和学者170多名,讨论LHAASO的最新研究发现及其对粒子天体物理学各个研究方向的推动和影响,包括伽马射线天文、宇宙线物理、多信使天文学和新物理等。会议报告均为邀请报告,邀请LHAASO青年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国内外相关实验代表及理论研究者做综述报告和最新研究进展报告;会议同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踊跃提交海报,会务组对海报的内容和质量进行了审核。
2023-06-07
伽马暴源于大质量恒星晚期坍缩或双中子星并合瞬间伴随着新生黑洞或磁陀星的极端相对论喷流,短时间内辐射出巨大能量,包括喷流内激波导致的暴发瞬时辐射和喷流撞击外部介质产生的余辉。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豪秒到几十秒,但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发警报时,很难做到实时跟进,故目前只有几例瞬时光学辐射探测——对应高能暴发的持续时间较长(>30秒),且观测数据中存在反向激波的污染成分,难以明确从瞬时光学辐射到余辉的转变。
2023-05-05
放射疗法或放射疗法是一种癌症治疗方法,专家通过将癌细胞暴露于电离辐射(例如 X 射线、伽马射线、高能电子或重粒子)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它是使用最广泛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大约一半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个时候需要放疗。
2023-04-18
在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励评选中,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天极”望远镜(POLAR)项目的研究成果“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高精度偏振测量与脉冲星导航在轨实验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团队成员包括张双南、孙建超、李陆、张永杰、吴伯冰、王源浩、李正恒、李汉成、王瑞杰、郑世界。
2023-04-12
高能所牵头研制的慧眼卫星(Insight-HXMT)和极目空间望远镜(GECAM-C)成功地在硬X射线和软伽马能段对该伽马暴的瞬时辐射和早期余辉进行了国际最高精度的测量,不仅发现其具有迄今观测到的最大亮度,将伽马暴的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而且发现其各向同性能量也打破纪录,相当于在1分钟内释放8个太阳质量的全部能量,还揭示其产生了极为狭窄、极端明亮、接近光速运动的喷流,对这个千年一遇的天体爆发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
2023-03-29
通过对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数据的分析,以及一系列详尽的建模模拟,研究人员能够确定,观测到的伽马射线,不可能是由所谓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产生的,这种粒子通常被认为是暗物质的物质。
2023-03-16
位于四川稻城海子山上,海拔4410米的“拉索”是我国自主提出、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伽马射线望远镜和宇宙线探测装置。作为110年来人类研究宇宙线的最大实验装置之一,它将伽马天文学研究带入了人类从未观测过的新波段。尚未完全建成时,它已发现了超过1PeV(拍电子伏特,P是1015)的超高能宇宙粒子。
2023-02-24
宇宙射线的能量可以有多高?我们人眼所能看见的可见光,其光子能量为几个电子伏特(eV)。太阳通过内部氢核聚变所产生的伽马射线,能量就达到了MeV(百万电子伏特,M是10^6)。而高能宇宙射线的能量却可达到GeV(十亿电子伏特,G是10^9)以上。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