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伽马射线暴新闻

“拉索”完整记录20亿年前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 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大爆发

2023年6月9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对命名为GRB 221009A的伽马射线暴(Gamma Ray Burst,GRB)的最新观测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 2023-06-09

科学家利用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的瞬时光学辐射

伽马暴源于大质量恒星晚期坍缩或双中子星并合瞬间伴随着新生黑洞或磁陀星的极端相对论喷流,短时间内辐射出巨大能量,包括喷流内激波导致的暴发瞬时辐射和喷流撞击外部介质产生的余辉。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豪秒到几十秒,但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发警报时,很难做到实时跟进,故目前只有几例瞬时光学辐射探测——对应高能暴发的持续时间较长(>30秒),且观测数据中存在反向激波的污染成分,难以明确从瞬时光学辐射到余辉的转变。 2023-05-05

高能所“天极”望远镜科研成果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励评选中,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天极”望远镜(POLAR)项目的研究成果“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高精度偏振测量与脉冲星导航在轨实验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团队成员包括张双南、孙建超、李陆、张永杰、吴伯冰、王源浩、李正恒、李汉成、王瑞杰、郑世界。 2023-04-12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精确探测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高能所牵头研制的慧眼卫星(Insight-HXMT)和极目空间望远镜(GECAM-C)成功地在硬X射线和软伽马能段对该伽马暴的瞬时辐射和早期余辉进行了国际最高精度的测量,不仅发现其具有迄今观测到的最大亮度,将伽马暴的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而且发现其各向同性能量也打破纪录,相当于在1分钟内释放8个太阳质量的全部能量,还揭示其产生了极为狭窄、极端明亮、接近光速运动的喷流,对这个千年一遇的天体爆发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 2023-03-29

宇宙射线|我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发布第二批科技成果

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成功获得太阳过渡区图像和全球磁场勘测图……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创新X”系列首发星(即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发布了第二批科学和技术成果。 2023-01-13

用于伽马射线天文学的立方体卫星

CubeSat 为由相对较小的团队建造、测试和操作的有效载荷提供相对快速、低成本的空间访问,学生和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做出了大量贡献。紧凑型低功率探测器、读出电子设备和飞行计算机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使 X 射线和伽马射线传感有效载荷能够适应 CubeSat 任务的限制,从而允许在轨演示新技术和创新的高-能量天文观测。伽马射线感应立方体卫星肯定会通过探测和定位伽马射线暴、太阳耀斑和地球伽马射线闪光等明亮瞬变。 2022-12-29

“怀柔一号”极目卫星发布首批科学数据

此次发布的数据包括首批75个伽马射线暴的详细观测数据,有助于国内外天文学家开展伽马射线暴的“多波段、多信使”联合观测研究。这是“怀柔一号”卫星继实时发布天文警报信息之后,向全世界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服务的重要一步。“怀柔一号”卫星全称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极目”(GECAM),主要探测伴随引力波的伽马射线暴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 2022-12-11

独特的伽马射线爆发违背了当前的形成理论

长伽马射线暴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通常与称为超新星的明亮光学瞬变有关。短伽马射线暴起源于两颗中子星或一颗中子星与一个黑洞的碰撞,持续时间不到两秒。这些伽马射线暴与称为千新星的更微弱的光学瞬变有关。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