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国科学院新闻

【光明日报】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 记者 姚昆摄/光明图片秋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区域一处山顶,一个直径6米的白色圆球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这便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它的本领可不简单,能高速接收卫星传回的探测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9月15日,随着系统完成部署,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进入常态化... 2024-09-18

微滴介导酶催化反应研究方面获进展

微滴(气溶胶)是大气中的颗粒类型之一,是水相物质向大气转移的介质和信息载体。微滴(气溶胶)含有细菌、病毒、脂质及酶等微生物,但鲜有关于生物酶活性及其催化机制的研究。微滴化学研究发现,微滴(气溶胶)中部分酶的活性比普通本体溶液高1至2个数量级,而微滴增强酶活性的机制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丁家旺与秦伟团队通过振动斯塔克光谱,确认微滴(气溶胶)中界面处的过氧化物酶内部电场增强,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2024-09-16

2024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装置联合年会召开

2024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装置联合年会(暨BEPC第二十九届年会、CSNS第七届年会)于9月4至6日在深圳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加速器中心以及国内其它实验室与合作单位的220余名代表参加。陈森玉院士应邀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东莞研究部加速器技术部副主任李晓主持,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东莞研究部主任王生在开幕式上致辞。王生表示,过去一年高能所BEPCII和CSNS稳定高效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CSNS-II和HEP... 2024-09-13

基于量子退火启发的新型径迹重建算法实现大规模对撞机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川英希研究员和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翁文康教授团队合作,将一种量子退火启发算法成功地应用于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HL-LHC)的径迹重建中。通过快速模拟得到的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其速度可提高约1万倍。相关论文Quantum-Annealing-Inspired Algorithms for Track Reconstruction at High-Energy Colliders 已于2024年8月28日发表在Springer Computing and Software f 2024-09-11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医用纳米材料理论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兴发团队在医用纳米材料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mputer-aided nanodrug discovery: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和Optimizing the standardized assays for determin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kinetics of peroxidase-like nanozymes为题,分别发表在《化学学会评论》(Chemi 2024-09-07

“拉索”首次发现新类型甚高能伽马射线活动星系核

9月4日,川观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可以辐射甚高能伽马光子,证实了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至少提高到万亿电子伏特的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什么是活动星系核(AGN)?这是宇宙中最明亮和最活跃的天体之一,在星系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由围绕大质量黑洞周围的吸积盘和喷流组成。黑洞... 2024-09-05

物理所实验合成转变温度116K的锑基富氢超导体

20世纪30年代,Wigner等理论预言,通过足够大的压缩可以把氢从常压气态转化为固体金属即金属氢。由于氢的高德拜温度,基于BCS电声耦合,金属氢可能具有高温超导性质。然而,理论最新估算氢的金属化大约需要500GPa的极端静高压,超过目前实验室所能够达到的静高压技术水平。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徐济安等提出了将富氢化合物引入化学内压以降低氢金属化压力的构想。2004年,Ashcroft进一步理论阐明富氢化合物可降低氢金属化所需压... 2024-09-04

苏州核医工所在低剂量CT智能成像方面获进展

在医疗影像领域,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因辐射剂量低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带来的噪声问题严重影响图像质量,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全监督降噪方法在成像表现上更优越,但在真实临床环境中获取成对数据以进行训练的难度较大,仅依赖合成数据进行训练可能导致域适应问题。自监督或不配对降噪方法能够直接利用真实临床采集的数据进行网络训练,但需要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中的噪声分布做出理论假设。而这种假设与真实临... 2024-09-04

人工智能赋能纳米分辨CT表征技术应用于新型纳米药物研发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院士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亚玲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凯研究员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同步辐射硬X射线纳米CT成像数据分析技术(简称DL-HXT)。相关研究成果以Three-Dimensional Label-Free Observing of the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inside a Single Cell at Nanoscale Resolution为题发表国际知名杂志ACS Nano上(ACS Nano 2024, 2024-09-02

国内首台高品质因数1.3 GHz 9-cell超导加速模组安全运抵大连

历时三年研制的我国首台高品质因数1.3 GHz 9-cell超导加速模组,于8月24日从怀柔先进核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启动运输,8月27日安全运抵大连先进光源装置现场,项目组成员于昨日完成真空指标复检和确认,各项测试数据显示正常,标志着该模组成功完成运输。这是首次在PAPS原创性研发成功的最大型超导加速设备,它将实际应用于我国先进光源的建设,能够节约大量建造经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项目团队在潘卫民研究员...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