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视频

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获新突破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01-17  
头条

如何正确认识电磁辐射,建立科学理性的环境安全“风险意识”?

电磁场暴露安全已经过了长达20年以上的国际范围内的研究与评估。WHO和ICNIRP制定了相应的具有足够安全保障的标准限值。现行国际标准是严谨的、值得信任的。 2021-05-13 公众科普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科学在多领域为会员国提供支持

原子能机构核科学和应用司的十二个实验室是联合国的独特之处。这些实验室在许多领域向会员国提供支持,包括粮食和农业,人类健康,环境监测和评估以及核分析仪器的使用。 2021-05-07 国际视窗

人造太阳”究竟怎么造? 这可能是永久解决能源问题的黑科技!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1亿度运行,这可能是永久解决能源问题的黑科技! “人造太阳”的目标,就是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能源。 2021-04-30 公众科普

IBA即将推出一款新的回旋加速器,庆祝其成立35周年

今年IBA将庆祝其成立35周年,IBA即将推出一款新的回旋加速器庆祝其成立35周年。IBA创始人Yves Jongen先生特录制视频讲话公布这一消息! 2021-04-28 视频

【实拍】经过X射线安检的包子还能吃吗?

地铁口,人来人往。“请将随身物品过一下安检。”安检员一遍遍重复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爱的老太太听了似乎面有难色,她看了看自己的手提袋,犹豫地问:“小同志,我这一兜是吃的,不安检了行吗。这包子是买给我孙子吃的,万一被辐射了……” 2021-04-26 安全检查

国际环保组织核专家驳斥日本“排污入海”

国际环保组织核专家驳斥日本“排污入海” 2021-04-26 废水辐照

首个实时MR图像引导质子治疗系统设计发布

德国HZD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磁共振实时成像原型机,用于在质子治疗期间实时追踪移动的肿瘤。 2021-04-23 视频

可提前20年发现帕金森,能治疗癌症……揭秘核医学

目前我国的核医学也是发展了几十年了,但是和国际上还是有挺大的差距。2017年的数据是:中国的核药大概是全球的7%。 2021-04-23 核医药放射诊疗辐射成像

切尔诺贝利为啥爆炸?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切尔诺贝利为啥爆炸?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2021-04-21 公众科普

首次成功拍摄!原子如何相互键合以形成或分离分子瞬间

反复粘着并分开的两个黑点。实际上,每个黑点都是一个“原子”,是构成一种物质的基本粒子。诸如英国诺丁汉大学之类的国际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首次拍摄了原子如何相互键合以形成或分离分子的影片。 2021-04-19 技术装备

可控核聚变如何制造终极能源、点燃人造太阳!

看人类如何点亮可控核聚变的「科技树」,制造终极能源、点燃人造太阳!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为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 2021-04-19 视频

[视频]百万吨核污水从何而来?应不应该排入大海?福岛核事故的后遗症

百万吨核污水从何而来?应不应该排入大海?福岛核事故的后遗症 2021-04-19 废水辐照

三星堆新发现:无损检测发现3号神树铸造工艺先进!

专家推测,“祭祀坑”内的青铜神树应有6至8件,其中1号和2号神树,耗时十余年,已经修复得相对完好,3号神树近日已经开始了本体拼合修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科技大学,对3号神树进行了无损分析检测,发现3号神树铸造工艺先进! 2021-04-15 无损检测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放射源的“把脉” 人

谈“辐”色变!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时刻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辐射危害,坚守在辐射监测一线,给放射源“把脉”,为老百姓撑起环境安全“防辐伞”。他们是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的“守护人”,他们就是辐射环境监测人。 2021-04-15 环境监测

日本核废水将排入大海,中韩前后发声,西方国家集体沉默

日本120万吨核废水将排入大海,中韩前后发声,西方国家集体沉默 2021-04-14 废水辐照环境监测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