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公众科普

卢旺达加大力度应对可预防癌症,国际评估提出发展建议

国际专家小组访问了地区卫生机构,包括卢旺达布塔罗医院的癌症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机构)近日,一项国际评估发现,卢旺达已采取重要措施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可预防癌症,但仍面临提高癌症综合治疗覆盖率的挑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开展的imPACT审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对卢旺达的卫生系统能力以及癌症治疗和控制需求进行了评估。卢旺达卫生部卢旺达生物医学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这... 03-11  
头条

大蒜都已“牵手”核技术 谈“核”不必色变

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小堆,除了被喻为“核领域重工业”的核能,在14日启动的“科普中国—绿色核能主题科普活动”展览上,“核领域的轻工业”—核技术同样引人关注。 2017-09-21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十七)——外照射的基本防护措施

在核技术利用时,人们依据辐射的特点设置了足够的安全与防护措施,确保辐射源、人员及环境的安全。比如辐照装置,其混凝土的屏蔽墙厚度根据放射源的活度大小确定,有的可达2m以上,即便是小型设备上的放射源也被金属构件安全屏蔽。这就像将放射源围在了“金城锁钥”的金城里面,射线无法透出,使得核技术利用时屏蔽设施外的辐射水平处于环境本底水平范围内。 2019-05-07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十六)——辐射的防护与管理

当放射性物质经由食入、吸入以及皮肤进入人体内时,可引起内照射。与外照射不同,内照射的人员即使脱离了造成辐射的环境,已进入人体放射性物质依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2019-05-07 公众科普

“核技术科普进校园——我们身边的核技术应用”科普宣传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19年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支持科技厅系统及我院奋斗在藏区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党员干部同志的科技扶贫工作,配合甘孜州科技局切实推进 2019-06-21 公众科普

小小餐桌上的伟大实验

大约100年前的英格兰北部,一对父子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和科学史上的很多实验一样,看似很不起眼,却彻底改变了科学家们研究分子的方式。 2019-05-09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十五)——辐射之“蛛丝马迹”

为保护公众,避免与减少不必要的辐射照射,人们设置了统一的电离辐射标志、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以及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警示标志。其中,电离辐射标志、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我国2002年颁布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2019-04-30 公众科普

变“辐”为“福” 核技术应用产业前景看好

​借助辐照技术,这种预计售价上千元的高端白酒可以缩短醇化时间,厂家也能减少资金占压。”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哈益明教授话音未落,不少参会者赶紧举起手机拍照。 2018-03-30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十二)——打击走私犯罪的集装箱检查系统

利用加速器或钴-60做射线源的,基于辐射成像原理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可有效打击这些犯罪活动。该系统由射线源、探测器、图像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辐射防护与安全系统等部分组成。当集装箱通过时,快门自动打开,钴-60发出的y射线被准直器约束成扇形片状窄束,穿过集装箱到达探测器。 2019-04-28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十三)——辐射是把双刃剑

辐射确实会在一定情形下给人们造成影响。既然如此,我们所关心的就是使用不当时,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 2019-04-28 公众科普

辐照食品≠核辐射食品

​谈到辐照食品,很多消费者都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被核辐射后的食品。其实,辐照采用封闭放射源,仅是为了杀灭食品里的细菌,这与放射性沾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2011-07-28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十一)——闻“香”识别爆炸物

人们利用核技术研制出一种探测器——“离子迁移光谱”探测器,使用这种探测器的爆炸物检测仪对爆炸物的检测可达到微微克级(10-12),能快速地检测和分辨痕量爆炸物,被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大型会议、展览馆等公共安全场所。 2019-04-28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十)——反恐核侦查

这是因为安检仪内部有1台X射线机,能发出X射线,产生的X射线照射行李包裹并在穿透行李后,电脑会自动根据反馈回来的X射线强度对图像进行渲染处理,使得不同密度的物品在屏幕上反差极大,一眼就能识别其形状。 2019-04-28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九)

X射线、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这就是基于射线成像原理的无损探伤技术,仿佛在透视被检对象的内部,因此,探伤检漏又叫无损探伤,俗称“透视之眼”。 2019-04-25 公众科普

神奇的核技术(八)

为什么炭疽菌如此可怕?专家告诉我们说,炭疽菌以孢子形式传播,那些几乎无生命的孢子藏在邮件里,无论是严冬或酷暑,外界的变化对它们都不起作用,孢子们在静静地等待时机,一旦被人们接触,它们就会成为致命病菌。 2019-04-25 公众科普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