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应用
国家管网研究总院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材料中子衍射仪,已成功完成国内首次大口径高钢级油气管道环焊缝残余应力测试工作。据悉,这是中国管道研究领域引入的全新的测试技术手段
01-06
头条
该书内容涵盖了粒子物理的各个领域,既有理论又有实验,适合于做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粒子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博士后和青年科学研究人员学习。该书由新加坡方面负责编审,中方责任编辑配合完成。
2022-09-28
粒子物理
近日,国内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载腔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该设备通过纵向操控增大聚束因子降低空间电荷效应,对束流主要参数优化发挥重要作用,验证了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束流功率提升的关键技术路线。
2022-09-28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主导宇宙演化的洪荒之力到底是什么?占宇宙95%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探测暗物质对揭开宇宙奥秘至关重要,暗物质、中微子、恒星演化、元素形成,这些前沿科学研究将为人类认识宇宙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科学研究苦苦探寻的答案,也许不在浩渺星空,而在2400米地下深处。
2022-09-28
宇宙射线
科学家们正在使用最初设计用于研究中微子的探测器,进行难以捉摸的核物理测量。
2022-09-28
核物理 中微子
在医疗设备方面,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配备了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滑轨CT、DSA、CT、复合手术床、自动发药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学装备总资产达到6.5亿元,设备总体配置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很多科室的专科设备的配置也都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
2022-09-28
核磁共振 CT扫描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启用3D打印技术,他们将在月球南极称之为“永恒之光”的山峰(该地点靠近火山口边缘,是太阳辐射无处不在的地方,并且太阳入射角很低,可为太阳能收集提供长时间照明,永久阴影的火山口区域还有利于水的收集。)3D打印一个基地LINA(Lunar Infrastructure Asset)(图7),为宇航员和机器人提供一个生活和工作场所。
2022-09-28
3D打印
在对其健康程序和事件列表的更新中,ANS推荐SIR-Spheres用于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这是一种微创治疗,可直接向肿瘤提供高剂量辐射,同时不伤害周围的健康肝脏组织。
2022-09-28
放射诊疗
据介绍,此次获批上市的质子治疗系统由加速器系统和治疗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加速器系统包括注入器系统、低能传输系统、主加速器系统、高能束流传输系统和辅助电气系统,治疗系统包括固定束治疗系统、180°旋转束治疗系统和治疗计划系统。
2022-09-27
质子治疗 放射诊疗
不仅是“嫦娥石”,核地研院的研究团队还首次成功获得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氦-3的含量和提取参数。氦-3一直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清洁聚变资源之一。而月球则是储存氦-3的天然“仓库”。核地研院第一批月球样品使用责任人黄志新介绍,目前的核聚变实验主要利用氘—氚反应来开展,但这种方式的核聚变会产生中子,具有一定危害性。
2022-09-27
同位素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
3D X-Ray在电子组装行业PCBA加工制程中应用十分广泛。3D X-Ray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可以使用X-Ray成像3D图档的能力,所以这项技术一般也称为CT(Computerize Tomography) Scan,计算机断层扫描,这名称怎么似曾相似,是的,这就跟我们在医院经常听到的CT用来做人体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类似的仪器。
2022-09-27
X射线检测 工业CT
该研究利用单细胞拉曼-重水同位素标记技术,针对土壤的复杂性以及对抗生素有效性的影响,通过优化抗生素剂量、孵育时间、采谱深度,建立了准确示踪土壤活性耐药菌的单细胞方法与判别标准,利用土壤原位环境的多种已知抗性菌和敏感菌,对方法在不同土壤和不同机制抗生素的普适性和准确性进行交互验证,将方法从简单的临床耐药菌的研究拓展至包含大量未培养菌的复杂土壤环境。
2022-09-27
同位素分析 同位素示踪法
红外光谱成像检测技术是以FTIR气体探测技术为基础的在线监测技术,具备监测距离远、监控范围广、灵敏度高、监测成分多等特点,可实现泄漏气云的成分甄别、柱浓度定量和图像呈现。徐亮团队在单台设备实现气云二维探测的基础上,架设了2台AG-FTIR-GS3000型气体泄漏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仪,将多幅2D气云柱浓度图像与来自GPS和陀螺仪传感器的精确定位信息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实现立体气云远距离定量重建,在数字地图上创建叠加气体云的3D图像。
2022-09-27
产业应用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研究团队历经7年努力,研制了深地实验室中最高流强的α粒子加速器、高功率13C同位素厚靶及高灵敏度的中子探测器阵列。
2022-09-27
粒子物理 核物理
9月18日至19日,高能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机器学习技术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高能所副所长曹俊提议,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姚志国、实验物理中心罗武鸣和计算中心汪璐召集,计算中心和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承办。
2022-09-27
高能物理 粒子物理
阅读排行榜